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感动天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自然界植物的反常生长、动物的反常出现和活动,以及孝子治丧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却安然无恙等。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孝感通神、治愈病人等方面。孝感动天的出现同前代孝道的教化、天人感应理念的影响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孝经》的神秘化、佛教的影响、士族保持门风的需要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朝廷以孝选官、对孝子大力表彰、用法律严惩不孝行为等,都成为孝感动天事迹的重要推动力。魏晋南北朝孝感动天现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后世沿袭了孝感动天的基本模式、正史开始为孝子专门立传、确立了孝子上报和旌表的基本流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9,(3):59-64
由于家庭缘故,宗璞对西南联大有着非常切近的体验,这种体验成为她后来进行大学叙事的原始冲动。晚年才开始投入创作的《野葫芦引》整合了自身和他人对知识分子的理性认知,既非西南联大其时客观的历史再现,也非宗璞少年时对西南联大的印象记录,而是宗璞站在一位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对一段特殊情境中知识分子命运的个性化观照,将自身的感性、理性体验融合其中。作品既因个人感性体验的融入而生动形象,又因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理性之思而厚重深邃。宗璞对战争的反思突破了国家、民族的局限性,体现出更为广阔深沉的人类意识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是金石学的发展,宋代社会出现了文物保护意识的萌芽,出土文物和文物相关的法律规定在社会司法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金石文物发掘的客观性、法令之禁止共同构建文物保护话语的两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咸阳民段义进献秦玺事件由普通的民事行为转化为重要的政治事件,集中地反映了宋代文物、法律与政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汉廷乐制崩坏,乐官、乐工、乐器等多亡于战火,幸存者也流散四方。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北方,流散四方的乐官逐步回归中原。随着杜夔等音乐人才的回归,曹魏音乐官署与乐制得以重建。这一时期的宫廷音乐有雅俗之分,并互相竞胜。曹丕之后,俗乐占居优势地位,逐步取代先秦古雅乐,形成混同雅俗的新雅乐,并用于元会等重要礼仪场合。汉魏之际乐官的迁徙、分化及竞胜直接作用于音乐,对当时音乐中心的转移、音乐官署的兴废、音乐曲调的变化、雅俗乐地位的消长等有着显著的影响。乐官的回归中原、音乐官署的重建,促成了雅乐、俗乐歌辞创作的兴起和建安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以"周公辅成王"为题材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等地。周公辅成王的史实涉及幼主、权臣、宗室三个方面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就已被视为圣人。西汉时期,霍光和王莽都曾在政治上效法周公。霍光是比附周公的正面典型,而王莽则是假托周公的反面例子。到了东汉,官方更突出周公"圣师"的地位,并与兴学重教结合起来。"周公辅成王"汉画在东汉的出现与两汉的政治分不开,也同鲁地信仰周公的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宋子》十八篇",班固注曰:"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意本明白,即宋子为荀子称道过,所著书中有黄老思想特质.但苗润田、白奚相继发表新说,释此句为:孙卿以黄老观点称论宋子学说.然而,从《汉书·艺文志》班注的义例、《宋子》的文体形式、宋钘学说中的黄老特质三方面分析,可证此说不能成立.综考宋钘思想,"别宥"等为其体,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根柢;"救民之斗,禁攻寝兵"之类乃其用,以墨家学说为归宿.其颇具思想创见,是一位受到杨朱影响,兼有道家、黄老与墨家思想特质的学者和救世者.  相似文献   
17.
在非自愿移民中,老年移民的适应性状况最不理想,具体表现在语言交流不畅、气候和水土不服、熟人关系网难以建立、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等诸多方面。这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着外迁老年移民的生活。加强迁入地自然环境治理、完善老年人的精神补偿机制、有针对性地为老年移民提供力所能及的事务、适量增加自耕土地的面积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移民的不适应感,从而促进移民生活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6,(3):8-12
汉代礼的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朝廷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地方官在对民众和僚属的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三是官学、私学及家学是礼教育的重要途径;四是西汉礼的教育强调皇权威严,而东汉则更突出尊卑有序的官僚礼制和家族之礼,两汉礼的教育理论不断成熟;五是汉代礼的教育不仅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培养了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提高了各阶层的文化修养,而且促进了边远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旧有的文学解读思维遗存和文体割裂研究意识,致使对元好问性格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如认为元好问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其实元好问性格幽默豪爽、爱戏谑调侃;关于元好问的散曲史地位,一般认为元好问是最早作散曲之人,其实这一评价还有待商榷。再如,有人从元好问作品中的"倡优""傀儡棚头"等词语判断其戏剧观念,也有待探讨。只有回归文本,对其各体文学进行通观性研究,才能对元好问的性格、散曲史地位以及是否涉及戏剧观念进行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7,(4):29-33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郊区发展迅猛,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经济产值比重大幅提高,深刻影响了美国城市和社会发展。然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总体规划,广大郊区在扩展中逐渐形成蔓延之势,造成诸如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种族和阶层居住隔离加剧等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城镇兴起。它们大都位于大都市区的郊区,且以西部和南部"阳光带"居多。这些新城镇拥有总体规划,试图满足人们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要求,而且提供大量的开放空间,倡导以休闲为导向的生活,为遏制郊区蔓延、实现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