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5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01.
欧盟国家移民政策与中国新移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20世纪末叶移民欧盟国家的地缘群体中,可以看到欧盟主要国家移民政策与当代中国侨乡移民潮形成、发展具有互动关系。随着信息、资金、商品在全球化进程中空前活跃的势态,必然带来人口的相应流动。因此,应当认真追踪剖析欧美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疏通人口流动的正常渠道,规范合法化的移民操作,积极顺应全球化形势下国际人口流动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2.
政治人类学是西方新兴起的一门学科 ,它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从而总结出政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与政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不同 ,政治人类学的理论基础是文化人类学 ,研究对象主要是原始社会中的非正式权力关系。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起源分析法、结构 -功能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行为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03.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一种以"物"为媒介的关系纽带。而在民族旅游诸事务中,民族旅游纪念品成为众多因素和复杂关系附丽的"物品"。人类学对物的民族志研究以及所形成的知识谱系,在分析"特定物"方面具有范式意义。其中民族志对"物"所秉持的原则值得特别提示:有些东西可以赠送,有些东西可以出售,而有些东西不可赠送、不可出售,必须保留。民族旅游纪念品包含着以"民族"作为装饰的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关系繁杂,需要细致地加以厘清,谨慎地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04.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多种宗教和谐共存,这一宗教文化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复杂的历史脉络,而宗教观、改教资本、宗教调控等因素是该地多元宗教和睦相处的现实原因。丙中洛镇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重要素关联而成的复杂系统,其所具有的一般模式可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检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著名的遗产学家劳拉简·史密斯认为,世界上所有的遗产都属于无形文化遗产1;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世界上所有被称为"遗产"的都属于文化遗产。"非遗"当然在属之列。近代世界遗产之谓与"法国影响"甚大;无论遗产作为"关键词"抑或作为"事业",都有法国身影。中国正迎来文化复振,我们自有一整套遗产道法,只是需要探索;探索的前提需要了解别人。对于西式文化遗产的"话语"而言,我们属于"他者";对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而言,他们属于"他者"。中国古传的智慧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是为理。本文既讲"人家的,"也讲"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6.
建立我国遗产体系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遗产运动、"遗产热"如火如荼,但是,有关遗产的知识谱系、价值体系有待认识和提升.随着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成为公认的"名录遗产大国",建立中国的遗产体系也提到了历史性的议程中.本文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饮食作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文化人类学的关注。人类学对饮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族志表述,包括人种、生态、族群、区域、政治、伦理、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关系和差异,藉以对文明形态和文化形貌进行分析。本文在梳理西方饮食人类学的历史脉络、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近年来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促进人类学这一重要分支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工"看上去无论是字形构造还是意义与意思,都值得考究;它似乎都极其简单平凡;然而,追其远,索其古,却发现其极其不简单平凡,形成了中华文明完整体系中独特的"工业"形制;它既神圣又世俗,既抽象又具体,既深邃又平易。其中"工-贡"之间的特殊关联,产生了我国古代一种登记制度,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引起遗产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9.
"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种类的根本性身体特征。然而,人类对于自身的这一行为以及由此所连带的文化表述却一直未予重视,原因是"行走"太平常、太平俗。事实上,行走、旅行关乎人类"身体思维"并延伸出许多重要的文化母题。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是"行走"出来的。当今大众旅游的到来,"后行走"被引入到了一个空前的范式变革的高度。文章以行走为题引,并将其置于人类身体遗产的范畴加以讨论,希望将人类这一"失落的主题"重新呈现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0.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社"文化意指土地、土地神及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行为。"社"文化建构了宇宙、天地与人的认知系统,调整着自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土地、姓氏、村庙、祠堂等一系列公共象征符号及围绕符号展开的祭祀、庆典等仪式活动形成了特定群体的在地化知识体系和地方感,承载着认知的"地方"与人文的"地方"多重内涵与价值系统,倾向于促进理解而不是推进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