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5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惠东文化具有 民的文化特质,惠东沿海曾有 民分布。封建社会不许 民与汉民通婚和陆居。僻处惠东沿海的 民与汉民发生了通婚, 家女只有成为汉民妻,并且怀孕至快临产前,才可以正式在汉民村落居住,否则,则长住娘家。  相似文献   
22.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性"与"移动性"变成了一种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在以往传统社会里发生并限制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群范围的情形,现在已经发生彻底改变,成了超出社会、民族和地域边界的"全球性"事情和事务."旅游文化"则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实践这一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表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旅游文化讨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3.
以"异文化"研究为圭皋的人类学研究者在从事对家乡的研究时往往遭遇质疑,其核心焦点在于研究者成为"他者"的可能性、参与程度的多少对于研究进程的影响以及民族志文本书写时所代表的"主体性".作者的调查经验表明,从事家乡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可以做到在研究中既重回""自我"又能达到对家乡的客位认知,还要根据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田野改变自己的身份才能将调查顺利进行下去,但其不管用任何身份书写,始终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4.
人类学与国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学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也使世界把眼光投向中国“国学”。国学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和平崛起中重建,是人们关注国学的焦点。为此,《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专门组织了由中南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杰舜教授组织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教授、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郑仁钊博士等。在座谈会上,人类学家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就国学与人类学的关系畅谈了自己的看法,颇为别开生面,另有洞天。本刊特全文发表座谈会录音稿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5.
“红毛番”形象在中国民间口传、官方文献和文人笔下分别产生出不同的文本。三者之间同中有异,又变迁互动,使“红毛番”形象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增值过程。它解释着形象自身,同时见证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认为南方民族区域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并不仅仅是由于封建中央政权强化政治经济统治的需要,其中也包含着统治者对不同时期特定区域文化状况的深层理解,它是各个时期民族管理政策对南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一种因应和调适。  相似文献   
27.
文学人类学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知识话语场景中的一道新景观。文学与人类学的相遇、碰撞与对话、整合在当代中国的凸现有其学科发展过程的深厚背景与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必然性。从国际思潮的大背景角度看,当代任何学术思想都无法回避现代——后现代、殖民——后殖民、结构——解构的语境转化,西方话语中心论的消解,“和而不同”的多元并存对二元对立的否定,边缘对中心的反叛,个性的强音对共性的背离,这一系列语境转化在学科发展进程中表现为人们对知识及其学科划分与建制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对理解社会存在的契合力、适用度和有效性的全面反…  相似文献   
28.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转移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内地城市是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重要目的地,经济型流动人口是主要流动类型,流动方式包括自发的人口流动与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内地有效地扩大了民族交融的内容,整体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但也存在着局部的冲突与摩擦,而城市社会的排斥与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形成混合居住模式则是扩大民族交融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东欧开放与新华商入市、东欧市场发育与新华商群体崛起、动荡的东欧与动荡的华商这三个层面梳理东欧社会转型与新华商群体的形成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 ,进而剖析当代东欧华商的群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20 0 3年 7月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蔚文的新著《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百越民族经济在整个百越民族历史上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越民族著名的水稻种植、纺织业、造船业、铜铁手工业等等 ,更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为中外研究者所瞩目。一个多世纪以来 ,尤其是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百越民族的名称、族源、分布、文化习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有关百越民族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尚感薄弱 ,此前没有一本专著问世。因此 ,林蔚文研究员的这部新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