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260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413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调查发现,大一学生中存在着情感孤独、学习松劲、学习困惑、失落自卑、交友恋爱等心理特点和问题。这些心理特点和问题,若不及时调适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或症状。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特点和问题的原因,探讨了产生这些心理特点和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有方法的辅导员一般亲自完成工作,有思路的辅导员能够让他人接受其思路和可预期的激励结果来完成工作,而有思想的辅导员能够让他人接受其思想,从而自觉地高效地完成工作。有方法的辅导员表现为“能干”,是管理能手,有思路的辅导员表现为“能力”,是管理人才,有思路的辅导员表现为“水平”,是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53.
王磐的小令创作题材多样。在他生活的前期,明代国力富足,朝野太平,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描写他游山玩水、扫雪烹茶、月夜泛舟的闲适生活。在他生活的后期,明代开始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使他对统治者的丑态有了许多的讽刺戏谑。他的小令清丽俊逸、讽刺戏谑、精炼工雅。  相似文献   
54.
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训练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随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引起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如果说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灵魂,公民素质的提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那么制度创新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证。公民的主体意识塑造、政治角色认同与政治能力培养都依赖于各项制度的创新与保障。  相似文献   
55.
东北老教育家车向忱身负国仇家恨,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陕西创办私立东北竞存学校,安辑东北流亡难童,立志要为抗战培养革命力量,为将来的建设培养人才.竞存学校的创办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支持.在车向忱的带领下,东北竞存学校的学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  相似文献   
56.
:2 0世纪初 ,东西文化都在某些方面反叛了自己的传统与同时向对方反叛的传统靠拢。在两种文化反叛的同时 ,2 0世纪又出现了两种经济反叛 ,这种经济反叛与文化反叛相似。文化反叛与经济反叛的出现说明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对此 ,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专业院校,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增强整个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面对教育理念层面上的转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笔者试就高等师范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策略进行探  相似文献   
58.
清前期地方经费的变迁经历了体制外收入、制度化的地方经费,到最后再度失控的发展历程。地方经费的赢缩关乎经济的发展。清前期经济由复苏到繁荣再到衰退,可以从地方经费的流变中管窥一二。  相似文献   
59.
晚明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时期,这一时期,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崛起.作为理学异己因素的启蒙思潮,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而渐渐走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前台.启蒙思潮的兴起,不但对理学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颠覆,而且在张扬人性自主精神的同时,唤起了人们的觉醒.晚明人的觉醒与魏晋时期的人文思想解放相互辉映,绘就了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朵奇葩.  相似文献   
60.
何光超 《云梦学刊》2005,26(3):99-101
樊川是杜牧幼年和青少年成长的地方,这里秀美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樊川情结,家庭的变故和仕途的失意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结。在本质上,杜牧是把樊川作为他理想人格的观照,并在潜意识中把它作为人生漂泊中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从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