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5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舒尔茨、贝克尔等人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分析了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知识、技术进步、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生产率不断提高,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实现边际效益递增,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罗默、卢卡斯等人,则进一步提出人力资本内生化的增长模型。他们认为由于人力资本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共同作用,不仅使人力资本投资自身呈现收益递增,而且使物质资本投资收益不递减甚至递增,从而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2.
温丽娟  张艳 《天府新论》2005,5(Z1):16-17
在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政党民主,政党民主的推进离不开民主党派的有效参与,重视和正视民主党派的参政现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民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法院作为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服务于国家整体的统治目标,因而司法独立不是绝对的。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宏观语境中,在平衡司法运行内在规律与其所嵌入的政治场景之间,中国司法可能呈现出主动性、依赖性和群众性等特征。主动性是人民法院在既定法秩序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参与,这是一种政策执行而非政策形成层面的主动;依赖性是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对外部组织的资源依赖;群众性则是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对群众路线的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9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继往开来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意涵是指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所蕴藏的某种意指性内容,是文字背后隐含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深刻蕴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这一深刻意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体性的凸显;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独特性;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涵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性.  相似文献   
95.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一轮“峰值期”即将到来.在此新形势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也迎来发展新契机:中俄关系现今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两国高层重视双边区域经贸合作、中俄两国各级政府给予积极支持、双方贸易通道不断完善、人民之间情感基础日益坚实、俄罗斯“入世”带来新机遇等,四川省应抓住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四川省位优势,转变对俄开放合作理念,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加强贸易通道建设,互设经贸合作区,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96.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利,9亿农民的核心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的发展。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探讨我国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7年返本开新阶段;1957-1978迂回曲折阶段;1978以来否极泰来阶段。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要搞清楚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主题,因为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要根据不同社会发展主题选择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形成一种自我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98.
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全球化的加深,使中国与东亚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合作的趋势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促使了东亚国家有了对这种变化的应对成本的考虑,大多国家选择了可替代策略,进而遏止中国的发展。由于该地区本身面临一些传统的历史遗留问题,使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中充满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
杨沛沛 《经营管理者》2009,(22):329-329
有关国家职能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古老的政治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实际操作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的真谛入手,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国家职能转变的重大意义,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出优化现阶段我国国家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职能。  相似文献   
100.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是18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英国在18———19世纪的议会圈地中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农业经济体。但英国在议会圈地以前的敞田农业经济却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缺乏经济绩效。本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视域重新探讨这一问题,分析了敞田农业的合理性及其瓦解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