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与歌词越来越走向分离。此后,虽然新诗在80年代获得了一定的繁荣,但从90年代开始逐渐无人问津。相反,歌词却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并与时代一同前进。因此,当代新诗要走出困境,必须在歌词的时代性、民族性、音乐性、意象性等方面获取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加晓昕 《理论界》2008,(9):135-136
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持合作的态度,交际策略有时与礼貌、合作等相悖。对此,可从人们合作与悖反交际态度来宏观地解读语用策略的类型。进而探究悖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语用策略的实质。  相似文献   
43.
中国古代隐逸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过程。它萌芽于先秦,成型于汉魏,东晋时由于隐逸大诗人陶渊明的横空出世而发展到高峰,直至南朝,隐逸也依然是诗人们笔下的一大主题。在隋代之前,隐逸诗歌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为网民们上网聊天的一种语言形式。本文简要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分类、特点及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45.
《朱子语类》虽为讲学语录汇编,但其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南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本文对其中的"草簿"、"剂石"、"扑钱"、"射糖盘子"、"书盝"、"香山子"、"衙晡"、"鱼花园"等词进行义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变迁,见证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毛诗序》的研究本来应该是经学与文学的融合,但在我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却走上了重“经”而忽“文”的方向。从《毛诗序》文本本体来看,《毛诗序》研究实际上具有文学化倾向,这不仅表现在对“情”、“志”的重视上,也表现在注重形式技巧上。  相似文献   
47.
应用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目前文化营销概念界定出现较大分歧的原因,确定文化营销属于特殊类概念——构念,即研究者依据研究的需要所仔细建构或“发明”的一种概念;对其作出相应的文义性定义,种概念属“营销方式”类别,属差为时代性、对应性、导向性、独特性特征;并指出该课题的研究应由“概念化”界定逐步向“操作化”界定,即由思辨研究向实证研究过渡。  相似文献   
48.
李义山的<无题>诗,历来论者众多,解说纷纭.由于典事与"本事"相融,而致虚实相生,朦胧无定.这首<无题>诗,应主要是一首思念情妻之作.在诗中,作者并非一贯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立场,有时甚至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和抒发其情,更增加了义山诗的朦胧性.这种创作心理和审视角度的迁变,也引起了对此诗一些不确定的新解,很有必要提出并待商榷.  相似文献   
49.
杜松柏 《社科纵横》2009,24(12):92-94,100
对举嵌置式四字格是汉语词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结构,具有鲜明的对称性。本文从语义结构、音韵和平仄三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对举嵌置式四字格的对称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汉魏六朝隐逸诗的研究少有涉及;后20年,关于汉魏六朝隐逸诗的研究大大加强,研究的角度和覆盖面较之以前都有较大的突破。但大多注重研究诗人个体的隐逸思想及诗作,缺乏对这一时期隐逸诗的总体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