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四川妇女盲流曾引起多方关注。笔者根据这几年所作的调查,谈一点浅见。妇女盲流,指的是与买卖婚姻相联系的,没有爱情基础的盲目外出结婚或求偶。它不属于正常的婚迁行为。建国后,四川妇女有过两次较大的盲目流动。一次是六十年代初,一次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两次流动各有其特点。从地区上看,六十年代初主要是向人烟稀少的新疆、青海等地。八十年代则主要是向南流。据我们对川东一个县的统计,1978年6月至1983年6月的五年间,流向江西、福建、安徽、  相似文献   
22.
论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衡量养老效果的重要指标。生活照料、精神慰籍、不同的养老方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社会学的“整合”概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质上的非整合性,主要表现在: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价值反向;2.文化结构的多元互损;3.民族魂在家庭细胞中的消散。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负功能,不仅使中国传统社会未能进入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更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了中体西用与体之不存、西体西用与体之不一、西体中用与体之变形的现代化操作性困窘。因此,中国欲实现现代化,不在于单纯的批判或复兴儒家文化,而在于建立整合的新文化整体。  相似文献   
24.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国的志愿者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志愿者行动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是令人瞩目。就其文化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具有明确的文化导向性和文化整合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就其社会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强化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增强社会互信、催生公民社会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就其个人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提高了志愿者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志愿者作为人的个人价值;就其经济价值而论,"5.12"行动在抢救社会财富的同时,通过志愿者的个人劳动,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5.
组织化是助力流动农民建立城市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提示了先赋性的“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是流动农民组织成功的关键,但却无法解释为何还有组织失败。本研究提出“复合型”乡土资本这一组织社会资本概念作为解释框架,对一项城市流动农民组织的组织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流动农民组织的成功在于实现了对“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在城市里的新建设与新发展。“单一型”乡土资本通过将流出地的乡土秩序转变为组织社会资本,快速建立起组织能力,将成员带入城市,却缺乏建立拓展组织网络以抵御城市竞争和维系组织应责的能力。本案例中,流动农民组织通过回到家乡,在“单一型”乡土资本的基础上,拓展出政治性的庇护关系和适应城市市场的乡情约束组成“复合型”乡土资本,弥补了城市中的组织网络建设能力和组织信任维系能力不足的问题,令“乡土型”组织社会资本保持了延承性,维护了组织发展。研究进一步认为,城市里的外来组织在原本的“单一型”乡土资本基础上拓展出“复合型”乡土资本更具现实可能性,这一过程中流动农民新的城乡身份得以塑造,有利于他们分别在城乡之间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26.
当代青少年人群消费行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少年人群是中国历史上消费能力最强的人群,其消费话语权正左右着中国社会的消费市场。该人群的品牌消费带有极大阶层符号意义和归属符号意义,其明星崇拜的晕轮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青少年中的"粉时尚"现象正强化着这代人的物质主义思想,极端的消费行为在化解其焦虑的同时又在为其衍生着新的焦虑。虽然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带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却应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7.
城市社区文化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现代城市社区中的特定文化现象,是现代城市社区的衍生物和重要构成部分。它以无形和有形的两种方式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对社区发生着影响。在现代社区中,文化既包括一定区域内居民的信仰、价值、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又...  相似文献   
28.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社会人类学的鉴别解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学社会人类学的观点认为 ,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系中。人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乃至人群临床病征的主述皆与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及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史、道德、禁忌、规范以及宗教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 ,医学社会人类学超越了临床生物医学的范畴 ,而关注于人体疾患的文化隐喻和社会象征的探讨。特别是近年来“人体—社会体—政体鉴别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正迅速促进疾病社会符号象征的研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健康政策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社会信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了解不同人群对社会信用的评价则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相应的参考体系。本文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社会人群当前的信用观念、信用评价态度、信用认知、信用期望及信用改变信度作了广泛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课题颇为广泛,不仅研究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婚姻关系、婚姻的确立等问题,而且研究了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问题。在这众多的研究中,我们已经直观地感觉到,婚姻、家庭存在着较为固定的模式,人们总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婚姻、家庭活动。而要深刻地了解婚姻、家庭的模式,就必须从婚姻、家庭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