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财政政策是主要的制度保障,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难点在于完善省级主体功能区财政体制。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设计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财政政策的框架,并且提出了均衡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制度进行公式化、标准化运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现代供应链既是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又是提升整个经济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历史形成的保费空缺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的主要障碍.按照"以土地换社保"的基本思路弥补保费空缺,可达到健全进城农民社保体系和巩固农业基础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4.
引导企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投资主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企业成为西部大开发投资主体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是西部大开发不可能长期依靠财政和国债资金支撑,政府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效益最终要靠企业投资跟进及产业发展来体现.由于政府的目的与企业投资区域的选择二者之间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因而要使企业积极向政府引导的地区投资,政府必须使该地区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之比高于其它地区.能否有效地引导企业投资,是决定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四川省针对企业创新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热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面临一些问题,对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制约。本文分析了四川企业创新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四川"多规合一"试点探索呈现出部委与省厅分别牵头、规划体例各异的发展格局。试点市(区)县在达成改革共识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多规合一"内涵的认识,但也暴露出"基础数据不足、编制依据各异、空间划分落地较难、多规衔接推进不畅、管控实施备受质疑"等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可复制推广的角度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为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对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28.
尽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基本完成,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四川省"三州"地区的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调研中我们发现,国家扶贫政策不合理、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是主因.全面推进"三州"反贫困进程是稳藏安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议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和工程定额,将"三州"作为独立扶贫单元,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  相似文献   
29.
2003年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仅成功控制住非典疫情,也基本做到了把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0.
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促进城镇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逐步完善,客运高速化将进一步加快,而综合交通条件改变将对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带来影响,因此四川省应适应城镇化的动态变化,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积极应对城市机动化水平提高,构建与全省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