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97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341篇
社会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儒家即基本上落于某种不名誉的状态."五四"时期这种不名誉常常与落后、保守、反动、阻碍现代化等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这种不名誉却是通过与时代脱节、不能因应时代的问题和要求表现出来.但在实际上,儒家言"中"、"致中"的活"精神"仍在当今发生作用,传统儒学到今天依然是作用于广大民众之间的"精魂".儒家的"中"是一种行事方式,也不可否认,由"致中"所表现的无确定性的行为方式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弊病.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有无哲学"从根本上说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假问题,但因为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所引起的对中国哲学自身特性、品质及走向等问题的关切却是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中国哲学如何走向未来?是思想理论上的完善,还是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抑或在中、西、马的对话中成就"金身"?这里编发的几篇文章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问题所发表的独到看法,希望它能成为引玉之砖,引得更多同行参与讨论,共同为化解中国哲学的困境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993.
历史主义是狄尔泰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自维柯之后,特别是由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双重压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何保证历史知识的真理性,或者说如何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像自然科学的知识那样具有普遍有效性,成为众多思想家思考的重大问题.历史主义在这方面的努力尤为引入注目.但从一开始历史主义就无法摆脱这样一个矛盾,即历史实在的客观性和对于这种实在理解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狄尔泰正是在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致力于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寻求辩护.从而最终建构起了他的"历史解释学".  相似文献   
994.
现代西方哲学是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学科,3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重建、深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结合三个主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需要重新认识它们的社会基础,克服将后者简单化的倾向,还需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中国学者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除了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本身之外,还必须了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现实环境的需要,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995.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提供了哲学问题的基本情景:它既包含纯粹哲学的思之擢升,亦包含实践/政治哲学的在世共处。海德格尔的洞喻解读意图道说柏拉图未曾言明的无蔽之真,这种赫拉克利特式含藏解蔽的斗争面相在对洞穴火堆的神庙疏解中得到彰显。施特劳斯的洞喻解读对纯粹哲学的存在之思保持了沉默,却对折返洞穴的苏格拉底式处境(城—哲冲突)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发微。总体来看,海氏和施氏代表了后尼采时代回返古希腊的两种不同路向:一方试图开启纯粹哲学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另一方试图直面哲学与诗之争的原初政治经验,尽管这两方面并未出离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之外。海德格尔对太阳(善之相)的无视与施特劳斯对存在(西学之"体")问题的沉默,使得一方堕入虚无主义(形式主义)的深渊,另一方陷入主义之争的泥潭。因此,重新回到古希腊,在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处境下拷问两位哲人的致思努力和各自偏废,对我们理解柏氏思想的丰富意涵和执两用中,恰切评估海氏、施氏哲学思考的整体脉象、眼界高下及其理论得失,具有拨云见日的解蔽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晚清变法思想之理论根源在于公羊学,其中,康有为通过对公羊学的孔子改制学说重新进行阐释,发展出一套极具现实政治意义的经学理论,从而为其变法主张提供了经典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公羊学的文质概念的梳理,一方面,由此澄清了儒家固有的关于孔子改制的思想,以及后世学者的一些误解;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康有为对文质概念的阐释实际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目的则在为中国指明一个朝着西方新世界的路向,并为这条路向的具体步骤提供合法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997.
钱立火 《学术界》2004,(2):225-229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 ,一是因为工人运动在理论上的需要 ;二是因为他极为清醒地知道 :资本主义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义愤和诅咒而灭亡 ,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战胜资本主义的前提。当代资本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 ,认真研究当代资本和当代资本主义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998.
16世纪末,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向读者介绍了<圣经>"年代学".<圣经>"年代学"按照"亚当族谱"定历史,宣称世界历史一共"五千五百五十年",所有民族,包括中国人,都是犹太人的后裔.这个"年代学",以及附属于该学说的"自西徂东说"、"中国人种西来说",在中国引起不同反应.更有兴味的是,17、18世纪的在华耶稣会士从儒家经典中察觉,中国历史有"四千年"的文明史,而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史前历史应该更长,远远超过<圣经·创世纪>的"年代学".在华耶稣会士写信回国,要求按照中国人的记载,修订欧洲的"年代学".伏尔泰最终按中国年代学确立了近代历史观,从中可见中国的儒家历史观对于欧洲17、18世纪历史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何兵  徐小钦 《兰州学刊》2005,(5):110-112,109
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面对各种责难和误读,库恩试图从语言学角度阐述自己的哲学意图.但是这种语言学转向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它导致了一个更为保守的库恩出现.  相似文献   
1000.
邹诗鹏 《求是学刊》2006,33(5):30-34
马克思的当代性问题,本身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意识,自觉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将相应的问题意识引入研究活动,对于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展开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特别是确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进程中的应有地位,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