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正式建立申明事,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及其过错行为,并由老人主持轻微诉讼的调解,以此"申明教化".这一制度是在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和明刑弼教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解决当时越诉、诉讼泛滥等情况应运而生的,并且逐步形成了明初的一项重要乡里制度.  相似文献   
12.
坚持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的行为方式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政府权力的终极渊源属于人民,是现代国家政治民主的共同价值目标。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行与实践,呼唤着行政法制的理论探讨,正确认识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理解和把握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内容构成,是促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行政法律体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对道德生活的功能性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 ,国家是干预和调节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生活的机构。它对道德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是通过国家干预表现出来的。这种干预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现这一干预 ,是通过不同的功能性活动来完成的。这些不同的功能性活动包括 :调节日常道德生活 ,构建道德秩序 ,缓解道德危机 ,推进道德变革 ,营建高尚社会  相似文献   
14.
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罪人被确定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之一。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能够有效地克服对未成年犯监禁刑罚的弊端,有利于合理配置未成年犯行刑资源.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刚刚开始,推进试点工作首先应当着力于相关法律的完善,其次,各地在试点工作中还应当选择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15.
人身危险性源于犯罪学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后进入刑法学领域,在刑法学领域对人身危险性内涵的理解应该立足于定罪量刑。同时在评价人身危险性时,也要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价相区别,既要避免将二者混同,又要避免重复评价。最后,强调人身危险性的作用并不必然地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聚众型贼盗事件频频发生,不但破坏了王朝的统治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聚众型贼盗事件爆发,根本的原因是君主专制下对人民的压榨和奴役,直接原因则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政策不当和社会的动荡等多个方面.面对具备一定规模的聚众型贼盗事件,统治者在整治过程中没有一律镇压,而是区分不同情形,剿抚并施,调整了一些不当的政策,遏制了形成大规模起义的趋势,为王朝的延续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