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5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他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说虽已成为历史,但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仍然是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现实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否过时,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要正确理解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列宁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672.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善、生死顺化、生死通达、生游死归"为主要观点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673.
荀子性情论     
荀子哲学中的性与情,或辞意相佐,或指谓有分。从人性与人情意涵相殊的层面,荀子不仅作出了人之性恶、人情不美的不同评判,同时也构建了改善人性与美化人情的不同路径。就儒学传承的脉络而言,荀子对性情内涵的新界定以及对性情关系的辨析,无疑推动了性、情范畴的逻辑演进,然而他对人性与人情的评判,则是先秦儒学中对于人的价值定位的一次突转。  相似文献   
674.
邓小平阐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邓小平运用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75.
论人的需要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哲 《江汉论坛》2008,1(5):67-71
人的需要就是人感受到自身内在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缺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外界事物的摄取欲望和要求.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未来性,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既具有具体确定性又具有历史变动性.人的需要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深入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在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把人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人的需要对于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起着根本性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676.
理论创新所体现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应该贯彻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的建构中。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的大众化和人民主体性、超越自律/他律的理论潜质以及文艺的民族形式等几个重要方面,结合文艺基本原理和当下的文化艺术实践进行考察,以期发掘毛泽东文艺思想之于当下的时代感和实践意义。这一探索不仅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本身的丰富,更是建构更富时代精神和现实指向的文艺理论形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677.
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佛道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 《江淮论坛》2012,(3):109-113
安徽地域文化有三大板块,即皖北道家文化、皖南儒家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儒佛道在安徽地域的这种分布特征为三者之间的交融创造了天然的便利条件。由于儒佛道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大势,故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佛道交融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和历史走势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78.
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对于哲学文献的翻译来说,则是更加不容易的.因为,这不仅有语言文字上的困难,尤为困难的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价值理想不同.我们与西土人士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和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民族差异.我们的翻译工作就是要凭借而又超越语言文字之限而达到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和把握.我们中国人的理解的"前结构",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成见",与西土人士的传承物是大异其趣的,因为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民族精神是根本不同的.这样看来,忠实于"文本"原意的翻译似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翻译工作中的困难或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在于厘清我们视域中的两个盲点.第一,各个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思想与哲学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隐性的或潜在的主题,这是我们对话、交流、沟通的前提;第二,我们要改变"文本原意"的错误观念.针对哲学文献翻译难点的特殊性,为了改善我们的翻译质量,我想提出三点建议:(1)译本的多元化.(2)直译本与译述本互相并行.(3)译名的分歧不必强求其死的统一,由各个译者自己把握"文本"的语境来作抉择,但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组织召开讨论译名统一问题的学术会议,以便增进共识,提高译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他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成为“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之思——毛泽东哲学思想.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批判的、创新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列宁主义哲学,再到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发展主线明晰.伴随着地域扩展、时代迁移和思想发展的过程,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一阶段的体系特征和核心范畴也存在着转换.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范畴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0.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解悖方案也有很多。克里普克固定点真理论是一个著名的解悖方案。他基于强克林三值语义学构造出固定点模型,以此来说明真的直观含义并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说谎者悖论。他的理论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实现公式"P"和"P是真的"的等值置换;只有一个T谓词而不是多个不同的Ti谓词。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一些直观上有效的公式不再是有效的、(T)模式不再成立、对角线定理不再成立以及表达力被弱化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