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3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机既有经济又有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遏制中国崛起是其中一个不容否认的目标.美国加入TPP,冲击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改变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流向,这会减少中国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收益,并使中国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受到损害.为此,中国应当关注TPP的谈判进程,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TPP谈判,并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作用;加快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巩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Fatas和Mihov(2009)提出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过程中存在"制度高墙"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用更新的数据以及更综合的方法,对"制度高墙"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和拓展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和遭遇"制度高墙"。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集中推进制度改革与完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护和激励创新,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制度高墙",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也需注重转型期的风险防控,避免矛盾在临界点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33.
中亚区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主要合作机制都在推动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章梳理和比较了这三种合作机制的组织构成、合作领域、运行模式以及合作绩效,认为中亚区域主要经贸合作机制在合作领域上具有高度重叠性,在合作绩效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合作空间广阔.在促进中亚经贸合作机制对接方面,建议加强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和区域标准一致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加强一体化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加快基础设施、能源、旅游和教育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  相似文献   
34.
对外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技术外溢等作用已经得到体现,而在农业领域,外资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的原因何在?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从培育龙头企业、缓解资金、技术、人才瓶颈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功能和机制,指出我国农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外资数量少、来源地集中和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现阶段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5.
从日本、美国、欧盟农业补贴看我国农业产业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美、欧农业保护现状农业保护指标——经合组织(简称OECD)的生产者补贴等值(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简称PSE)总额, 2003年日本为447亿美元,高于美国的389亿美元,而低于欧盟的1214亿美元。把国家规模考虑进去看PSE的  相似文献   
36.
近些年来,国际投资领域出现新兴国家对外投资崛起、国际投资争端频发、看待国际投资态度转变等新的变化,国际投资规则的内容、结构也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国际投资规则发展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已经从单纯的资本输入大国转变为兼具“主要资本输入”和“重要资本输出”双重地位的国家,中国应加快在投资规则中的立场转换,提升投资保护待遇,逐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条款,平衡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37.
童书兴 《创新》2010,4(2):34-38
我国虽然从经济规模上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但是按技术实力,还不是经济强国,我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应该充分依靠内生因素,着力提升本土的技术能力,与此同时,应有效地利用世界上所有能够利用的技术资源。  相似文献   
38.
文章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2000-2014年涵盖42个国家或地区56个行业的最新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国家—行业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指标,并基于实证研究探讨了 一国互联网发展对其国内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显著推动了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其次,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一国融资约束、推动产业升级及改善居民就业是互联网促进价值链嵌入的重要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中,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互联网的这一正向影响在发达国家更加凸显;从金融危机影响看,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显著抑制了危机前互联网的价值链嵌入度提升效应,但随后几年中,伴随全球经济逐步恢复,这一促进效应又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39.
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由此关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组织结构就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关于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极少有研究给出实证结果,本文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做了实证验证。结果表明:机械式组织结构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正相关,有机式组织结构与突破性技术创新正相关,而利用式组织学习和探索式组织学习分别在其中起到了完全和部分的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也在有机式组织结构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告诉企业可以通过强化组织学习,转化学习成果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还要顺应环境变动的趋势,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对组织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这次危机的性质而言,美国金融危机及所引发全球金融动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泛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实践并向外输出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局限和失败。随着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体制转型开放,中国一定要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到我们的改革实践。严格监管,适时救助,及时"亮剑",未雨绸缪抵御风险,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