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9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在张君劢看来,人类是万物之灵,处于相互贯通的两界之中,即物质界和心灵界。人类运用心灵去宰制物质界而获得科学知识,人类的群体性社会生活则离不开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知识与道德并重是张君劢"德性的理智主义"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特质,既具有科学理智的内涵,也不失在道德层面上对意志自由的高扬。张君劢的哲学立场,应该归属于广义的理性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3.
受晚清学术视野的影响,庄存与的公羊学向来受到普遍关注,却无形中遮蔽了对其学术其他面向的考察。对于这位对六经和四书皆有解读的经师而言,乾隆朝汉宋相争大背景下他对宋学的态度,更彰显他与周遭时代的离合异同,也更能体现他的学术思考与追求。实际上,庄存与除了在其持躬润身方面多以宋学为宗外,在更广大的学术关怀上面,如无论是天道、伦理观上,还是政治、历史观上,皆对宋学持有尖锐的批评立场,与其时代众多汉学家"经学尊周孔,立身法程朱"的主张并不相悖,充分说明以往将庄存与看作乾嘉汉学对立面的观点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4.
马来平 《文史哲》2023,(4):132-142+167
长期以来,一直盛行着“乾嘉考据学是18世纪中国科学发展阻力”的观点。然而研究表明,乾嘉学派所运用的主干方法——古书通例法具有科学性质,该方法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复兴和对西方科学的消化、吸收。从古书通例法的角度看,乾嘉考据学在科学上至少具有四大功劳:1.促成了中国传统科学自立自强的热潮;2.带动了对西方科学的全面消化与吸收;3.更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4.为科学发展开辟了道路。乾嘉学派在科学上基本上是沿着前辈的足迹行走在发展中国传统科学的大道上,并且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尽管乾嘉学派具有“西学中源”等缺陷,但总体而言,乾嘉学派在科学上是功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145.
张其秀 《理论界》2023,(2):90-96
湖南浯溪摩崖的“大唐中兴颂碑”名传千古,后世出现了众多题咏诗,称“中兴颂诗”。其中,南宋的“中兴颂诗”尤为突出,其主题指向趋向一致,几乎全都寄托宋朝中兴志愿,与北宋相比差别明显。经考察发现,这种现象缘于南宋“中兴颂诗”与元结写作《大唐中兴颂》时相似的时代背景:靖康之变与安史之乱的相似,宋高宗、宋钦宗的皇权矛盾和唐玄宗、唐肃宗皇权矛盾的相似。南宋“中兴颂诗”主题指向的趋同,反映了文学因时代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6.
龙圣 《社会》2017,37(1):127-155
本文主要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和《冕宁档案》,试图揭示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明万历后期,为抵抗叛乱,部分大凉山彝人被宁番卫招募到平坝充当营兵,形成白鹿营等彝族聚落。入清后,白鹿营彝人随土司的招立再次被纳入国家体制,但直到乾隆晚期,其聚落形态、权力格局和风俗文化等方面仍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此后,随着移民的到来、保甲的编设及文教的推广,白鹿营彝族的独立性逐渐弱化,国家认同感日益增强,最终形成有别于高山彝族的“水田彝”。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既促进了边疆的稳固,同时也生成了其独特的族群性。  相似文献   
147.
《东岳论丛》2017,(10):167-171
抗战爆发后引发的新的政治结构变化,影响到了文史观念的塑造。发轫于抗战期间的抗战小说,自然也受到史学观念变化的影响。从抗战结束到"文革"之前,在唯物史观的逐步影响与支配下,革命叙事的写作理念成为主流,抗战小说呈现出革命至上的创作理念与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原则,至今还在影响着抗战题材小说的史观构建和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148.
《东岳论丛》2017,(12):57-63
"浩然之气"是孟子的重要发明。然而,学者意见各异,真义没有得以揭示。我们认为,浩然之气即天生材质,它是仁义之本,即是四端之质。四端即人性,质善即性善。故,浩然之气是致善之气,即是性。因此,养气即是养性。养其善端,顺其自性便可成人。进而言之,循性、率性便成为孟子养气说的要义。  相似文献   
149.
杨华 《东岳论丛》2012,(11):150-153
黄遵宪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第一人.1877-1882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先后撰写了《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日本的情况,特别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研究日本的著作,对明治维新的起因、经过、后果、影响叙述得尤为翔实.黄遵宪的日本研究,最早总结了明治维新经验,重点介绍日本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戊戌变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将中国人的世界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0.
宋代诗人结社成风,有宋一代,宋代诗社共三百多个,可谓盛矣。这些社团对宋代诗人们的生活创作,以及宋代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代诗社的兴盛当与宋代右文抑武、科举取士、频繁党争等政治因素都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