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当事人和解是指在诉讼程序外,当事人双方通过相互协商或妥协,达成有关权利义务变更或消灭的合意,从而使纠纷得以解决的一种法律行为。当事人和解是诉讼程序外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这种方式对当事人、政府与社会而言都节约了解决纠纷的成本,它符合当事人自治原则,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处分权,但因为脱离了法律的框架也限制了正义的完整实现,也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352.
康德哲学是关于知识论的哲学。自我意识是康德知识论的核心概念,是知识的可能性条件和核心要素,是知识的根基。康德极为清楚地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先验性、综合性、形式性、客观性、有限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康德恰如其分地定位了自我意识的先验知识功能、先验综合知识功能、知识形式功能、客观知识功能和知识范围功能,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353.
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石,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减少风险、鼓励投资、促进交易、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反思这一制度,借鉴和运用公司法人否认理论,对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4.
普世伦理是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全球伦理的可能模式 ,普世伦理是一种对话伦理、底线伦理和跨文化伦理。普世伦理是全球化的产物 ,也只有在全球化的条件下 ,普世伦理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55.
刘荣华  周庆丰 《兰州学刊》2006,1(8):112-11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先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制定并实施了不同的政治路线。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启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的根本指针;中国国情是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的基本依据;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是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的根本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的本质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制定和实施政治路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6.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 ,完善了我国刑法典 ,这无疑对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已经得到很好的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既需要人们观念的更新 ,又对刑事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不能因为我国刑法已经确立了这一原则而有一劳永逸之感。  相似文献   
357.
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是两个不同类型的问题 ,前者受生产要素效益和分配方式的制约 ,属于经济问题。后者主要由社会制度决定 ,属于社会问题。二者在概念、作用对象和范围、治理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8.
笛卡儿是以正确运用理性的哲学方法论的鉴定为前提来开始哲学探索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就是严格按照这一方法论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奠定了笛卡儿从思维中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确定知识的基础,是笛卡儿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在哲学史上引发了众多的争议,这些争议表明哲学问题的解答决定于哲学的方法论.对于相同的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会导致极不相同的哲学答案.所以哲学的批判和创新首先是哲学方法论的批判和创新.  相似文献   
359.
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敏“法学模型”发源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法律论证,形成一种面貌全新的法律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360.
明中后期以来,为了消除心学末流耽空蹈寂、任情恣肆的思想流弊,部分阳明后学通过论证本心“生生不容已”的自然发用,强调人之本性是道德理性与自然欲求的统一,主张立根于本心,通过即体即用的诚意工夫达致寂感合一的良知本体并依心体发用。在现实层面,部分阳明后学为了维护民众的普遍性利益,限制统治者的私欲膨胀,将絜矩之道阐释为协调统治者个人欲望与民众社会性欲望的道德规范,赋予公私关系以新的内涵,进而发展了王阳明的亲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