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655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95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01.
自由的人如何实现?——席勒与马克思的回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认为现实的人的异化是人性的分裂和堕落造成的,通过审美和艺术教育可以恢复其自由、完整的本性。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者,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和异化构成劳动的两面,劳动创造了美,也使劳动者异化,异化的现实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异化的消除必须依靠劳动实践,因为异化的产生和扬弃走着同一条路,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的本性的全部复归和自由的完全实现。与席勒的抽象的理论思考不同,马克思从人的有意识的实践出发,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认为实践是消除人的异化,通达人类完全自由的共产主义的唯一出路;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主体(人)以及活动本身,都是感性的。这使马克思美学蕴涵着现代性的气息,从而与席勒形成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我讲一个老题目:"亲亲相隐"和容隐制.今天,我来贵校,算是抛砖引玉,把一些争论的问题在此说明,并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03.
根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中最有代表性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权利意志论、萨特的个人“自由选择”观、弗洛伊德的性解放论以及实用主义的“效用”价值观等,揭示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邓晓芒 《云梦学刊》2008,29(3):157-160
1987年,我和易中天合作完成了一部三十五万字的书,取名叫《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1989年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5.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古代民族,围绕着廪君巴人的发源地"赤穴",充满着探索、争辩与悬疑。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初步认为,赤穴不在长阳东部的佷山,而在长阳西部的柳山。柳山南麓、清江岸边的榨洞是赤穴。  相似文献   
106.
孟子以善为性中本有之义讲"诚",开创了论"诚"的源头。《荀子》从多方面规定"诚"的意义,发挥了"诚"是天道的思想;拓展了"诚"则能化的主题;以"诚"作为天地生万物的根据;首先以规律性理解"诚"和天道,以积极的人生观肯定人能参赞天地之化育,这些观念都为《中庸》所吸收。《吕氏春秋》对"诚"的解析发展了精诚感应的思想,也与《中庸》有亲缘关系。《中庸》看起来似乎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这一主题也与《荀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新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答章辉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个偶然的机会,读到章辉先生的文章<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1],之所以拖到将近五年之后才作这个回应,端赖自己孤陋寡闻.好在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受时间限制,并可趁此机会将笔者和易中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的新实践美学的观点,结合对它的一些误解更清楚地阐明出来.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中国如火如荼,但在中国最早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朱执信却很少被关注。本文意在填补这个空白。同时,通过对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的文献解读,从三方面揭示该历史文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跨时代的纲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充分肯定了新创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优点,赞扬改进后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解决了不可知论的疑难.重点强调了直觉图像思维模式对于理解量子物理学和对于科学创造的启发性功能,并用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量子力学解释,表明它们各有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0.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容,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转化为方法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宇宙观的意义上建构了融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衡论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未来走向,从而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