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递进轨迹与转型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南客 《天府新论》2003,1(3):68-73
21世纪的中国文化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呐喊”与“彷徨” ,而是政府与大众的共识和共鸣 ;在历经百余年的苦苦求索和困惑之后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追求 ,将使文明古国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和更富有理性 ,并可望在 2 1世纪中叶成功地走向人类文明的前沿  相似文献   
52.
邵荃麟美学思想的主旨在于致用,启蒙是他一贯的美学追求,这些要素构成了邵荃麟美学思想内在的联结环扣,使他的美学思想显示出鲜明的逻辑一致性和整体性。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能发现他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某种阶段性,并过滤出产生这种阶段性的因缘。本文正是试图勾勒特定的时代氛围中邵荃麟美学思想发展的曲折心路,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寻找偶然性背后隐藏着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3.
富民三议     
富民三议沈立人民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一篇大文章。这里,大题小做,就几个方面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议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精辟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贡献。这样概括,排除了长期以来的种种困惑。共同富裕,取决于两...  相似文献   
54.
论中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差别与小康目标的分类设计李芸宏观的总体的小康目标,必须建立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机组合基础之上,而中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也不会是转瞬间,全部跨进新阶段,而只能是不同区域有先有后,有部分有整体的逐一达标。所以,我们在探讨中国的小康目...  相似文献   
55.
一、引言 《老残游记}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几十年来人盲人殊。除却预言书、社会小说等早说外,尚有谴责小说、自叙传、政治小说和太谷学说的传道书等四种不同的概括。这部小说(包括初集和二集)由短篇联缀而成,内容庞杂,没有统一的情节结构。上述说法虽然分歧很大,但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初集的某些部分,忽视了二集,特别是忽视了刘鹗和黄葆年的矛盾,因而未能整体性地概括和解释这部小说。本文将要论述,《老残游记》始终灌注着作者的自辩意图,它其实是刘鹗的自辩状。  相似文献   
56.
束缚与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作为历史观的自由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束缚人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二是正面阐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理想,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我们注意到这两个方面内容都已成熟,并得到系统阐发。本文试从此两个方面对马克思的自由现作一概括。一、对不自由现象之剖析自由是同不自由相比较而存在的。不自由一般指人的行为受外在物的束缚与强制,并非自觉自愿,因而不自由;自由则是超越外在束缚.内在地自我决定、自我实现。因此无论自由还是不自由,只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才有意义。在《形态》中马…  相似文献   
5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封建皇帝。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他建有赫赫武功;唐王朝建立后,他又确立并大力推行“假武修文”之举。贞观初,魏征曾向他建议:‘堰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眼。”①唐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实行数年,成效卓著。贞观时期,唐太宗“堰武修文”的文治思想,包括对待儒、释、道的思想、大兴礼乐的思想、驰情文史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的确立和与之采取的文治措施,不仅对巩固唐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直接架构了“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对待儒、释、道的思想与政策…  相似文献   
58.
陈辽 《江海纵横》2005,(1):43-44
在新闻界,杂文界,几乎无人不知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有个真枪实弹的杂文家李升平。报道李升平事迹的新闻和文章甚多,但是,惟独祖丁远的《社会脊梁——湖南有个“党风记者”李升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脊梁》)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它不仅获得了“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惟一的长篇报告文学特等奖,而且受到了全国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59.
电视连续专题节目《河殇》,是在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文明向何处发展的选择时出现的。如何看待它的出现以及所引起的“震荡”,是一段时间以来从社会到理论文化界的热门话题。我认为《河殇》它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也是它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内面原因所在;也有些是我不愿苟同的,以为会有副作用的地方。现在  相似文献   
60.
本文主要从文化素质论述鲁迅何以为思想家。鲁迅不愿你自己为思想家。一方面是因为他和那些好意思自视神圣者相反,而逃遁名份,一方面也因为“思想家”之名司列复‘作家”、“教授”等那样有容易辨识的标志,被称为“思想家”的时候,某些无聊的人就起哄。但如冯雪峰所说,“在客观上”,鲁迅当然“是一个思想家”。”’之所以当然,除了其思想的独创性内容等之外,还可以从其文化素质来看.史沫特莱说,鲁迅是他那个时代“最有精湛的文化素养的人”,具有“天才”的“各种标志”。K这并非过誉。让我们从素质考察其成为思想家之要因。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