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谢小剑 《南都学坛》2008,28(4):111-113
对于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的"上命下从"关系,存在将其理解为绝对服从命令的误识。通过比较检察官、行政官、军人之间的"上命下从",表明为了保障下级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检察系统的"上命下从"是一种柔性的服从,下级检察官并无绝对服从命令的义务。  相似文献   
82.
现代社会救助法的救济功能已超脱于传统观念,呈现出积极性和发展性特点.立足结构一功能视角,考察转型期我国社会救助法的救济功能,其发挥深受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和社会救助法自身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内在地要求社会救助立法关注公平救助;民主政治体制强调国家承担根本救助责任;而社会救助法自身的结构要求社会救助立法更加关注社会救助权的程序保障机制的建构.我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的完善对此应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3.
谢志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2,18(11):178-179
对于证券欺诈行为的界定,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将证券欺诈限定为对客户欺诈的行为,并与内部人短线交易、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价格的行为并列为证券禁止行为……  相似文献   
84.
贪腐行为具有隐秘性、狡猾性和高度的犯罪黑数等特质,唯有通过知情的公务人员对其进行检举,才可能真正有效反腐。但欲检举贪腐的公务人员面临外部社会评价和内部行政伦理的困境,外部社会认为检举是告密,内部行政伦理要求公务人员对组织忠诚;以及检举后检举人可能面对更多的风险或危险。因此,我们必须从培育新的检举文化、革新行政伦理、加强对检举人的保护以及建立检举人激励机制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5.
不断增加的南极科考、旅游和渔业等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造成损害或构成损害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现行责任制度强调预防优先,以是否采取反应行动为承担责任的标准,要求营运人承担严格责任,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由于南极条约体系在输入正当性上的内在缺陷,现行责任制度存在适用范围不广和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尚未实现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目标,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加强研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6.
作为破解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中国宪政建设轴心问题的关键入口,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改革基本建构了中央与地方制度分权的雏形,但也面临宪政时代的严峻挑战。鉴于整体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很有必要转换研究的路径,以一种“实用宪法”的视角来析解分税制改革,以一种“规范宪法”的思路来提炼分税制改革,通过引进对话和沟通、宽容、忍让的机制和程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分税制改革,因势利导地推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达成中央与地方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和谐局面,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7.
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其对自身过错的"救赎",也是改善社会环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良方"。从理论上看,由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法律性、专业性,能够胜任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工机构、志愿者组织、基金会以及慈善组织。在我国,社会力量已经成为国家治理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基础,并且获得了长足发展,所以具备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现实可能性。为了保证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的长效性,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应当建立"社工机构为核心,其他社会力量为支撑"的一体化工作模式、确立准市场机制为主的运行机制,并积极推动相关基金或慈善项目的设立。  相似文献   
88.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分是司法机关经常遇到而又颇感困惑的司法难题.从对抽样案例的分析情况来看,司法机关在界分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时主要考量案发原因、殴打对象、伤害后果、案发地点等因素,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值得肯定的有益经验,但是还有一些要领有待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89.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对刑事司法寄予了过度的期待,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弱势主体犯罪或被害的刑事个案,其生存状况、犯罪原因、被害原因等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是民众关注案件的重要原因。基于强势主体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民众更愿意通过对案件的关注、将案件事实的公开化来约束其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刑事个案中加害与被害双方的身份差异愈为明显,案件就愈易受到关注。民意表达易受涉案主体身份特征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案件事实及法律适用本身,更多是对案外因素的关注,民意表达更多地呈现出社会问题司法化的特征。应加速推进社会改革,建立健全公平、平等的社会运行机制,进而改变身份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并进一步厘清司法本身的职能定位,区分社会问题与司法问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0.
经济法对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从经济法的角度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进行剖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性质、特征;宏观调控主体调控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政府宏观调控相对方的权利;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控制等方面进行展开,从而揭示经济法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