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十七年”时期与“文革”中的浙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十七年”时期与“文革”时期浙江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十七年”时期,浙江小说的作家队伍结构、题材类型、作品质量都有可取之处,并有一些不俗的成绩.“文革”期间,某种集体意志取代了作家的主体个性,创作趋于平庸.  相似文献   
92.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论文集《反对阐释》,对传统的文艺批评进行了根本的颠覆,反对旨在挖掘深层意义的传统批评理论,反对理性主义至上的观念,提倡艺术批评的多元化,寻求感性去体验艺术作品。"反对阐释"的颠覆性新观点,对今天的文艺批评仍然极具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中的一个独特存在,无论是对"自我"的拷问,人本困境的探索,还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究,都达到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度。而对爱与性的思考和探索也成为其创作中熠熠生彩的部分,给人温情,予人思考。  相似文献   
94.
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对"西方"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待西方,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戊戌变法时期的粱启超认为,近代中国必须以建设性姿态适应近代世界的一体化进程,一方面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西方先进事物,另一方面又必须认清近代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不平等性和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对西国与西人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5.
北京新世纪四大符号建筑,显出了京城象征体系在结构和意义上改变的动向,强化了京城模式中两轴的核心地位。四大建筑具有事件性意义、结构性意义、艺术性意义、符号性意义。其符号意义的内容,有技术的彰显、金钱的突出、全球化的意向,以及对京城结构演化的方向性暗示。  相似文献   
96.
当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价值观具有影响社会基础的作用 ,大学阶段又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转型期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上存在近视性、裂变性和两面性等问题 ,与现代化不相适应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理论上的 ,也有社会机制不完善的 ,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为导向 ,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重点 ,加强宣传网络的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奖惩机制 ,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相似文献   
97.
休闲美学不仅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更能凸显以时间性为维度的实践美学所独具的介入生活的魅力。马克思美学在美学史上所引发的革命在于其彻底摆脱了主客二分的窠臼,使美学的研究对象得以本原地呈现,甚至改变了美学的语言风貌,其中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从时间性维度对审美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关系及其结构所做的卓越描述,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同时性地处在一个业已完成的实践感之中。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审美生活的时间性存在方式的奠基,才使得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被安置于社会时间之中,使得休闲美学在时间的角度既获得了结构清晰的内在构造描述,又获得了其根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得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显得尤为卓著。  相似文献   
98.
从17世纪60年代,印度纺织品开始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流入印度,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前夕,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是大量纺织品成品从印度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销往英国,而对于印度纺织品的涌入,英国国内各阶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表达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立场。在这一阶段中,也伴随着印度各主要纺织城市的兴衰浮沉。  相似文献   
99.
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 ,《浙江社会科学》已走过17个年头 ,出至整一百期 ,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向上的学术发展态势 ,这是该诚挚祝贺的。学术刊物的生命力在于学术性。回顾《浙江社会科学》走过的途程 ,令人欣喜地看到 ,它从创刊伊始 ,就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学术位置 ,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成熟的路上 ,如今已跻身于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行列。在我看来 ,这全都是刊物把握着学术性的生命 ,不断提升学术品位所致。今天的刊物 ,捏在手里总有沉甸甸的感觉 ,它能在林林总总的学术期刊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便取决于刊物…  相似文献   
10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生派文学一直呈持续发展态势,以往论为人生文学,只关注五四这一块是不完整的。事实上,从五四到三四十年代,人生派文学都有强劲表现,且不断趋于成熟,显示其无可漠视的价值。由于人生派文学是接受欧洲文学思潮形成的,关注人、关注人生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话题,所以人生派文学还有更拓展的内涵。它有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一种是注重社会性的人生派,带有显著时代民族特色和较强社会功利色彩;另一种是主张浑然的人生的艺术,有较大的宽泛性和包容性,从宽泛意义上讲,京派文学也可纳入泛称的人生派。人生派文学已逐渐积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优良传统,但因其与艺术派、阶级文学的对立,在现代中国的特定时代语境中,它既有顺利发展的幸遇,也有曲折前行的历程,甚至还有夹缝中生存的尴尬。检视其历史遭遇,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有效继承这个传统的经验是不无益处的。在当下文学由于过重私人化写作而使文学的接受形势变得日益严峻的时候,从文学关注人生、人生也关注文学的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