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0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者认为,用"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这个中心命题来把握鲁迅,从"论"的角度来解读鲁迅,以论立传,以传显论,是陈越先生所著<鲁迅传论>的显著特色.在越文化背景下来考虑鲁迅作为思想家的特质,提出鲁迅的后天发展是基于获得了绍兴区域文化的先天"基因"的看法和见解,则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92.
南宋两浙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时期,随着农村市场的快速成长和社会经济的高涨,两浙地区的农村家庭经济发生不少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向和特点.一方面,家庭的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越来越由传统的自产自给走向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家庭生产的专业化现象日益增多,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副业、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专业户.与此同时,家庭副业普遍向具有商品生产性质的"兼业"形态转变.这些变化虽尚未达到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基本结构的程度,但从中反映出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开始朝着市场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个案,分析了这种公开、友好、洒脱,呈"透明式"特征的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功能.该收养关系是畲汉之间长期互动以及畲族洒脱的民族性格所孕育的畲汉之间的互惠行为,它有利于族群间的良性互动和人格的健康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4.
该文介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课程范式转型的必然性,进而说明语文教学走向解放的深刻内涵与实践途径,强调语文教师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要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古代文化作为类型在春秋战国时确立,之后两千多年未有根本性变化,直到“五四”时才发生现代型。这是由于中国语言发生现代转型。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深层的基础,语言转型决定文化转型。中国古代文化在秋战国时期定型亦即古代汉语在这一时期形成体系。古代汉语体系在深层上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996.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体系"问题之争,与"体系"作为概念的混乱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具有体系,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则没有体系。  相似文献   
997.
对索绪尔语言理论中有较大争议的两个问题———任意性、实体性 /系统性进行梳理、辨析 ,阐述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理解 ,对批评否定性意见进行反驳。我们认为 ,任意性的原理是颠扑不破的 ,是符号 /语言符号的根本原则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论点也是成立的 ,它是符号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必然结论 ,符号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来自它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阐析了彭德怀庐山上书的主要思想动因 :他对“大跃进”谨慎、怀疑的态度为其日后上书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在故乡之行和东欧之行后对“大跃进”严峻形势的深层反思 ,是其上书的主要因素 ;对庐山会议前期纠“左”不彻底的深切担忧和不安 ,是他秉笔直书、直言相谏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99.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有一种被称之为“茅盾传统”的创作范式存在,其主要内涵包括现实主义传统、“史诗”创作传统、“理性化”叙事传统三个方面.这三种传统的互渗交汇,构成中国新文学的一种重要价值体系,至今仍有无可漠视的意义.当下文学界有一种随意丢弃“茅盾传统”的倾向,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000.
徐志摩作为新月诗人的主要代表 ,他突出的贡献是对新诗体制的改革和实践 ,对诗的形式感与内在精神的执著追求。形式上 ,他注重音节的谐和 ,传统意象的运用和句式的现代品格 ;内容上重视诗的精神和人格的展现。因此 ,他的诗总能给人以轻盈、流丽、甜蜜的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