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组成部分,都充分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繁荣,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每年都在提出和不断完善。即便如此,复杂的农村社会现象背后,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些问题在各种背景和制度下常常被淡化和漠视,农村环境恶化加重,农民的健康问题也因此受到威胁,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加强其环境法制建设,如何探索出一条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4.
康德认为,德性行为只能是出自于责任的行为,以自由为前提。如果行为以感性或情感为依据,最多只能导致行为的合法则性,而不可能产生德性。除了感性的情感外,还有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律作用于主体的结果,而不是道德行为的条件。  相似文献   
45.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现代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现代传媒策略。认为:厘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现代传媒功能发挥的前提;现代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策略,应尊重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以及受众需求,积极担负起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6.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干扰的背景下,探讨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如何改革、创新,对于提升大学生分析、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开放的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社会思潮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教学方法上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阶级分析法;教学模式上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7.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结构性紧张的风险时期。"大调解"与法院司法之间也存在着结构性紧张问题,而时下强化以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大调解",在社会纠纷总量控制方面已经失败。此种结构紧张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立法上,制度供给不足;政治上,过于强调权力的单边治理;观念上,陷入了精英主义的泥潭。按照纠纷解决学之逻辑,破解此种结构紧张的出路在于:从长远看,在顶层设计中,应以法院司法为中心构造中国纠纷解决机制;在近期安排中,法院要坚持保守的司法能动主义,服从并配合党政机构集中资源解决社会纠纷。  相似文献   
48.
抗战期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当时的情况,就反腐败工作进行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这种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日益呈现出“成熟化”的特征:政党文化层面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高度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政治社会化层面开辟了全党思想整风的新路径;政治制度层面强化与规范党内、行政监督制度;政治关系层面构建了健康有序的党政、党群与党(政)企关系;政治行为层面将党政抑腐自觉性和民众反腐广泛参与性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9.
赵良宇 《社科纵横》2013,(4):96-101
连绵不断的灾害、战乱,使近代徐州的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危害。水涝和兵灾对徐州影响最为严重。面对城市灾害侵袭,政府形成了相应的灾害救助机制。在政府层面,政府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一些常设的或临时性的赈灾救助管理机构,并采取了诸如推行义诊、救济贫穷和教养孤独、加强与非政府救济机构的合作等有计划的社会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50.
导引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体操术,道教将其吸纳并造就了中国传统导引术的一个主要流派——道教导引术。文献资料显示,道教导引术自东晋正式发端,其后历经了东晋南北朝道教导引术的吸纳与整理、隋唐道教导引术的发轫创新、五代宋元道教导引术的创新深化、明清道教导引术的鼎盛与更生四大阶段的演变历程。道教对导引术既有传承、创新之功,也有禁锢之局限。只有将守护传统与汲取现代元素相结合,道教导引术才能在当今多元的体育运动文化中更好地立足与济世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