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德鲁克的“实践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鲁克的实践人与马克思的实践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实践人是主体性存在与客体性存在的统一,整体性、生成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实践人的自然、社会、人自身三个存在维度;自我管理是塑造实践人人格的途径。但是德鲁克的实践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与马克思的实践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试析生态人格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与其他道德人格相比较,生态人格具有自身突出的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的统一,生态智慧与生态体验的统一,生态尺度与心态尺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韩愈在中华道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对佛老之说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挑战,对佛老之说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同时,他以重塑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为己任,首次提出了以弘扬儒家圣人之道和人文价值为核心的道统论.经韩愈的努力,儒学得以再度复兴,他的道统思想也为宋明理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美人权问题是两国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美国人权观源于自然法理论,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和个人人权,着眼于个人的政治权利。中国人权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和儒家伦理传统,既强调个人人权,又强调集体人权,认为人权既包含政治权利,也包含生存发展权、社会文化权等多种要素。中美双方应在了解和尊重对方伦理传统的前提下,加强人权对话与合作,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努力化解人权冲突,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伦理意义及其阙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国球  曾特清 《兰州学刊》2004,42(3):66-67,28
马克思从劳动视角出发立足于人本主义来说明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揭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人性的扭曲 ,以人道主义的激情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诞生 ,具有巨大的伦理意义。然伦理判断不能替代科学判断 ,本文意在指出异化劳动学说有事实和知识上的阙失。  相似文献   
16.
"绿色壁垒"的伦理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作为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环保浪潮的不断高涨和国际社会的推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回避及所聚焦的热点问题.无论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绿色壁垒都有正常和非正常性之分,而且其实质是一种通过"技术差异"所表达的价值观差异.正常的绿色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在环境伦理意识上的差异;而歧视性的非正常的绿色壁垒表达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价值观的"强制"和"强化",更多地体现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公正.基于此,我们强调技术或法层面的应对措施的同时,应积极寻求伦理跨越的有效途径.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伦理教育在强调价值观、改变人们的基本态度和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的道德转换功能,使得绿色壁垒的伦理跨越具有了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用“美丽中国”这一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文学性词语来刻画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形态、结构和内容有着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优化土地开发格局,节约生态资源,强化防污治污措施,建立符合生态理性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析E.弗洛姆人道主义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弗洛姆是现代西方著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而建立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在其伦理学体系中,宗教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弗洛姆从人的精神需要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的根源和定义,划分了宗教的两种类型,揭露了现代社会宗教异化对人造成的危害,并积极探索建立人道主义宗教的具体对策。他的思想既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对现代管理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伦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伦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伦理的角度探索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0.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的比较是韦伯世界宗教经济伦理比较的重点和核心 ,它由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根本价值取向的比较和具体价值观念的比较两部分构成 ,前者主要通过禁欲主义与神秘主义、伦理先知与楷模先知、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等比较范畴体现出来 ,后者则可概括为根除巫术与容忍巫术 ,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 ,天人对抗与天人合一 ,改造世界与适应世界 ,积极自制与消极自制 ,工作伦理与自然伦理等方面。韦伯的新教伦理与儒家伦理比较观既有相当的理论建树和可取之处 ,也存在着不少错谬乖戾之处 ,需要我们加以理性的批判总结和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