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1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51.
执政为民是执政的价值问题也是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中共核心理念需要在地方实践中加以体现。转型时期,人民群众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地方党委政府回应这些要求时,却面临着现实的利益困境。地方党委政府应当运用价值认同、利益协调、经济主导、公权力调控等手段,推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为执政为民价值的实现清除利益障碍。同时,党和政府应在科学激励、依法治理、政治参与、权力制约等方面推进制度建设,为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52.
作为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原因在于其选择的技术创新行为是模仿创新而非率先创新。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以微观经济学为视角,通过构建利润函数模型,阐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选择模仿创新的合理之处,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在于企业规模、产量水平、市场份额以及固定成本,以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在短期内和长期内的技术创新行为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53.
中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中以陕西西安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空气与水资源的质量、噪音以及食品与环境卫生等作为测量指标,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相对严重、流动人口暴露健康风险大;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具有一定成效,但政策缺乏执行力;流动人口对环境健康风险认知存在偏差,缺乏有效应对环境健康风险意识和对策。研究提出对策:完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机制,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环境健康政策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多渠道加强流动人口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和教育。  相似文献   
554.
管理导向型评估是以政府管理为中心的评估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对政府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文章首先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将多属性效用分析理论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中,建立政府能力与政府绩效之间关联性,达到政府绩效评估的量化和有效性控制.  相似文献   
555.
产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系统快速响应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产业集群环境出发,分析并归纳了影响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评价的因素。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合作协同能力、流程一体化程度、信息集成水平和客户需求导向性等方面。然后以三角模糊数来表示模糊概念,提出一种应用于供应链系统快速响应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为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手段。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556.
完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时期,但是仍存在立法缺失、保障标准偏低、保障对象界定不够规范、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问题,应从法律制度、筹资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557.
王欣瑞 《天府新论》2009,(6):126-129
新闻媒体与民国社会史的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研究的热点,但《大公报》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大公报》是民国时期影响广泛的报刊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以深切的人本关怀精神,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做了大量报道。它呼吁关注民生,主张政府参与,并在乡村建设运动高潮期间推出《乡村建设副刊》,为乡村建设事业创造舆论平台。《大公报》既反映了时人关注的社会焦点,也起到了为乡村建设运动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今天解读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窗口。  相似文献   
558.
本文以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为背景,建立了绿色技术研发的绿色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比较了集中和分散决策下的微分博弈均衡解。最后,通过动态批发价机制对绿色供应链成员进行合作协调,并采用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说明。研究发现:1)与分散决策相比,集中决策下绿色技术水平和绿色渠道总利润较高;2)当协调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时,动态批发价机制能够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行为,并且在该种模式下,绿色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度以及商品的价格均达到了集中决策下的情形;3)在动态批发价机制下,随着绿色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或价格敏感度的增加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下降,绿色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度、商品价格、零售商的利润以及绿色渠道总利润是下降的,而商品批发价和制造商的利润则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559.
王欣瑞 《天府新论》2009,(1):129-133
从社会、文化方面探讨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背景是一种新的视角.国民革命中农民运动促使乡村建设者开始重视农民组织和农民自觉性的问题,这是引发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最重要社会因素;中国传统的乡村情结和西方实用主义理念是影响乡村建设思想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实用主义理念对乡村建设思想的勃兴起了催化作用,并且为乡村建设实践引入了具有现代化性质的科学指导方法;始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乡村情结",让人们试图从乡村中找到民族复兴的契机和起点,这种思路有利于创造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现代化改造道路.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勃兴的社会、文化因素探源可以对当代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