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战国策》中有关屈原初任左徒时的一段史料赵逵夫一、《战国策·孟尝君出行五国章》校勘《战国策·齐策三·盂尝君出行五国章》云:孟尝君出行五国[1],至楚,楚献象床。[2]郢之登徒,直送之。[3]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  相似文献   
12.
论苏轼的四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苏轼的四六文尹占华一四六文在宋代文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中,如科学考试、政府公文、交际书启等,仍然通行四六。但经中唐与北宋时期的两次古文运动之后,四六文接受了散文的影响,宋代作家在作四六文时,以古文的气势行文,加添古文的长句,...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骑士和丹麦王子的精神兄弟——以马恩悲剧理论重新认识济金根形象●李晓卫马克思主义艺术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给拉萨尔写的两封信中。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把文学艺术问题放在统一...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名篇《画皮》的原型,最早可上溯到西晋时竺法护所译《修行道地经》中的一个故事,并在六朝志怪、唐传奇和敦煌变文、明清章回小说中均发现了相关内容.文章在论述完这一流变过程中的起始和过渡环节之后,进而考辩了"画皮"构想的由来,总结了该类故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读小说时,一方面清楚自己读到的一切不过是虚构的,不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又必须把小说看得具有真实性。这样,就对小说的真实性提出了题问:它在哪种程度上,用哪种方法描写真实世界?世界在哪种意义上,以哪种方式出现,才成为小说真实的参照对象? 我们看不到小说的真实,但我们知道小说具有真实性,知道小说内的事物暗示着小说外的真实。就科学角度而言,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是没有共同可感的形状的,只存在着一种符号与真实的关系。小说虚构在我们周围建立起的并不是具体有形的真实整体,而是一种真实与虚构事物的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事物真实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语言学发展史上,先秦诸子是有重要贡献的。墨子首先正确揭示了语言的本质特征,并开展了对语词理论的研究①。荀子博采百家正名学说之精华,完成传世佳作《正名篇》,对语词的起源、汉语构词原则、“名”“实”与“数”的关系、语词规范化与确指性的关系、方言和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多方面决定着现代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形色色的"进城"问题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贯穿性主题.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从长期性、曲折性、深刻性、复杂性、现实性、紧迫性着眼,择要论述这一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各阶段、各层面的表现及其现实意义.指出:无论是从政治一经济层面看,还是从伦理一美学层面看,"进城"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为中国式市民社会的形成,为新的社会道德、信仰、伦理、美学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根本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钱注杜诗》诠释方法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注杜诗》是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的力作,他用诗史互证方法对杜诗做了深刻诠释,同时也开启了诗歌解释方法的新领域,但历来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探讨钱注中的以史证诗与以诗证史两个方面,进一步挖掘《钱注杜诗》的价值,从而揭示它在杜诗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秦皓的小说在群星争辉的通俗小说星空中,也许不算很亮的一个,但在大西北这片广袤而又有些荒寂的土地上,它们闪现着自己的光芒,有着区别于同类小说的特声。 通俗文学所给予个人的东西,往往是社会要求文学去创造和表达的,通俗文学在满足个人意愿的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样,通俗文学成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平衡的工具,这是指与大众化心理进程、精神进程和美学进程相一致的平衡,也就是及时表达和满足社会心理状况、道德状况和审美意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全面地评价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 ,对其创作在思想与艺术上的得失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相对而言 ,本文有两点创新 :新材料与新观点。即侧重对张爱玲 5 0年代小说和电影剧本创作的评论 ,注意对张爱玲创作的谬误与缺陷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