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随着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司法、政法、公安等部门及其院校面临着大量与语言运用有关的问题,诸如法律文书的制作,法庭辩论,司法人员的语言修养,政法院校的语文和法律文书的教学等等,都亟需深入探讨和解决。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法律语言方面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法律语言的规范和法律专业的语言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拟就法律语言的运用和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法律语言用语必须十分精密和高度准确,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语义两歧或其他种种语言疏漏。这是法律语言和法律文书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司法文书撰写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习作看,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和上述要求尚有不小距离,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不仅有字词方面的问题,也有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102.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305篇作品,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写成书。《诗经》中没有"楚风",在《诗经》研究史上几近公论。然而对《诗经》中缺"楚风"的深层原因的探讨却莫衷一是。深究这些说法,都缺乏充足的证据。因此,要想探求出《诗经》中"楚风"缺失的真正原因,就要客观地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诗经》形成期的楚地歌谣、音乐发展情况以及楚周政治、文化关系来着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3.
徐兆寿 《现代妇女》2010,(10):10-16
习惯了现实世界的人们对于正在不断开发的虚拟世界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和误解,对于虚拟世界中的网恋和虚拟婚姻以及虚拟性爱等新的事物,自然也不能接受,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对它进行深刻的认识。事实上,虚拟世界已经无限地开发了人类的精神空间,而虚拟恋性与性爱也将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介入人类的生活,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04.
《文艺复兴》是一份颇具包容性的刊物。像郑振铎主编的一系列著名文学期刊一样,它的意图,不在造成文学流派,而在为新文学发展开辟园地。这种有别于流派意识的园地意识,是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不仅是造成《文艺复兴》杂志群星璀璨的原因,而且突出体现着郑振铎的文学理想,是理解包括如何看待作为一种组织机构的文学研究会等与郑振铎有关的另外一些重要问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5.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语文教育成了社会各届关注的焦点。从学科性质、教育目标、教材教法到高考试题,人们讨论的范围之广,倾注的热情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好事,它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甚至对立,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本着讲科学、讲事实的态度,客观地研究问题,不但可以消除分歧,而且能够探索出一条越来越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下面就语文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中国古代没有逻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而是…  相似文献   
106.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战争文学的作家。他在五十年的文学创作中,多方面、多层次地描写了人与战争的关系。在七十到八十年代的创作中,他又从今天的高度反思历史,融汇了卫国战争与当代和平生活的题材,不断地激发着人们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他揭示了潜藏在战争与社会现象深层的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07.
108.
伊塞尔的"空白"论旨在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中随处可见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完美统一使得长期以来西方推崇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9.
求真与趋益是价值领域的两大主题。求真在于对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趋益在于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两者之间存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复杂关系。关于“真”与“益”的关系问题,“益”的层次划分问题,价值学研究中意见分歧较大。本文试图以“二重价值”的命义重新解释求真与趋益之间的复杂关系。就真与益的价值归类问题言,有两种基本的意见:一是将真归入事实世界,将体现益的“利”、“善”、“美”归入价值世界。二是将真和利、善、美相并列,形成四种价值类型。倘如我们细心剖究,就会发现,这两种划分在逻辑上都遇到困难。关于事实和价…  相似文献   
110.
一、枯杨之稊——旧贵族出身的政治家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他的光辉辞赋一样,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几千年来哺育了我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诗人作家。但是,屈原的爱国思想不是一种孤立的、偶然的现象,更不是如胡适《读楚辞》所说,在当时为不可能之事。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国家大多数知识分子抱着“一天下”的思想,周游列国,待价而沽,头脑中差不多已经没有小社稷小国家的意识,这是事实。但是,在南方的楚、吴、越,一般人民族、地域的观念仍比较强。这些国家的人一般对自己的国家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同这些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独立发展有关。就楚国而言、拳鬻、子文、沈尹戌、申包胥、钟仪的事迹都说明了这一点。“越吟楚奏”成了不忘故国的代名词,并不只是语言上的一种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