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郭建东  巨生良 《社科纵横》2010,25(6):177-178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效的力量之一,共青团组织加强对于高校青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关系到高校稳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提高认识,加强共识,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2.
羊毛出口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些出口的羊毛大多来自西北的甘宁青地区。甘宁青地区面积广袤,牧业发达,其羊毛出口量占近代中国羊毛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随着羊毛贸易的日渐繁荣,甘宁青地区各级羊毛市场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由于三级市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构成的市场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功能的发挥,并在与中转市场、出口市场紧密联系下,甘宁青地区的羊毛生产和外销得以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63.
《湖光山色》和《雪豆》这两部小说,都以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贯穿始终,共同揭示了人物性格的诸种变化以及心理的畸变,具有现代性的实验痕迹。在叙事风格上,都有着宏阔的现代视野和当代性观照。作家以独有的乡土情怀激情介入,寄托了自己的诗意理想,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种文学上的范式。  相似文献   
64.
时运交移,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观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以汉赋为代表的深覆典雅、铺彩搞文就是中国赋文学的标识。除此,别的赋文学样式似乎只是雪泥鸿爪,无迹可寻;而“赋”与“俗”更是不相关连。20世纪初大漠深处敦煌的机缘使得一种赋体作品带着满身尘土现身,它有着讲故事的形式,语言通俗,不事典故。  相似文献   
65.
赵婷  杜波 《社科纵横》2012,(5):174-176
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6.
由于民族存亡和战争的现实需要,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成为文化上的主要诉求。文学“大众化”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形式焦虑,在抗战的复杂境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民族形式”论争就是这种焦虑的集中表达。论争寄托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形式”的不同想象,解放区的“大众化”运动中,“民族形式”被创造出来,赋予了具体的形态。尽管这些形态,不可能实现“民族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所有意义,但是却在社会政治动员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7.
窦融谋略谈     
东汉开国元勋窦融具有罕见的智慧.天下大乱时,他以退为进,开发河西,经营实力以自保,善择良机以附骥尾;功成名遂时,他明哲保身,"放远权宠".窦融是明大体、拥护统一的有识之士;是善于因时察势,认识和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的谋略家;是千古难觅的明哲保身的大智慧者.  相似文献   
68.
三毛,当代著名游记散文作家,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足迹遍及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等十四本,曾经"形成一股强劲的‘三毛旋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橄榄树》唱出三毛的心声,三毛一生都在寻找理想的人生,追求自由自在、理想无拘无束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完成对自由理想世界的追求。文章试图从三毛作品中折射出的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这方面来分析三毛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69.
温庭筠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第一位专力作词的词人,在其创作则明显表现出"诗词一体化",即其诗、词多仿效"齐梁体"。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题材、意象和风格诸方面。题材上,闺阁、宴游为其诗、词之共有;意象上,无论诗、词,都有着比较固定的意象群,所选取的意象也多富艳精工;在风格上,则密丽浓艳为其诗、词之总貌。由温庭筠创作的"诗词一体化",正可见出文人开始尝试创作曲子词对以后词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更替导致了美国对台湾政策的不稳定,台湾成了美国牵制中国的"棋子",美国一再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妨碍中国的统一进程,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正确认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处理好台湾问题,有利于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