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6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当前,对土地纠纷的研究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土地纠纷谈土地纠纷"的怪圈,深入考察其背后整体性的与深层次的支配逻辑。在土地纠纷中,基层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围绕着土地收益的分配规则与方式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博弈。但各利益主体都面临不同的行动困境,并为此采取了不同的行动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基层政治的具体形态。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纠纷问题,必须从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三重角度重构基层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62.
63.
传统国家的统治机构与乡土社会是彼此隔离的,乡村社会处于自治状态,远离政治权力的支配.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国家权力的触角开始全面向乡村社会渗透,包括对乡村场市的控制.1949年后,国家为掌控资源,借助统购统销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全面介入农村集市,把历史上的自治场市变成国家统合乡村社会的工具和手段.改革开放后农村集市的发展使得市场力量蓬勃生长并逐渐约束政府的行为,国家对集市的绝对控制让位于规则制定和秩序引导,从而对乡土社会的整合由国家的单向强制整合逐步走向国家整合与市场社会自我整合的互构.于是,集市的变迁透射出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渗透与整合历程.  相似文献   
64.
公民文化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匹配的文化模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条件建构公民文化。直到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形势下,公民文化才开始真正建构。公民文化主要内涵是民主精神、宽容态度、协商手段和规范程序。公民文化的建构对于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诸多问题有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网络反腐尽管发挥了明显的正能量和正效应,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局限性和负效应.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导致网络反腐局限性和负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新时期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既要坚持审慎适度和循序渐进相结合、规范权力监督主体与规范权力行使主体相统一、“网上立法”与“网下立法”相配套、“废”“改”与“立”相衔接等基本原则,也要抓紧运作网络反腐旧法的修改和新法的制定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6.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较为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中的有益经验,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党内民主建设加以阐述: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法律化与加强权力制约,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相结合。  相似文献   
67.
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提升作为公共危机治理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最大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农民公共危机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有助于提出科学合理的公共危机意识培育方法和途径.本文首先在对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农民公共危机意识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注意力不强、知觉力不够、公共危机知识缺乏、公共危机实践经验不足、公共危机态度差和公共危机法制意识淡薄,然后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农民公共危机意识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68.
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具体指明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根本途径。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9.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通称的"无罪推定原则"名不副实,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困惑.为消除混乱和困惑,应尽快彻底摘除其假面具,还之以"无罪假定原则"的真面目,以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包括党的领导体制、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在内的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