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4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重大的现实课题。面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挑战:社会构成多样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价值的多样化,这些复杂的问题都要求中国共产党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党领导方式的现代化,党的功能的现代化,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推进党的体制和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网络技术整合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利用网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广义政治观,科学理解政治发展的内涵.积极创新思维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基础.政治改革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出路.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创设新的人权理事会取代原人权委员会是联合国人权机构改革的重要步骤,是“加强联合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改革设想的集中体现。新的人权理事会在成员国规模、构成、产生办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人权委员会,包含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因素。新成立的人权理事会,应以避免人权工作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为今后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2005年,温家宝总理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明确为政府改革的任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政府将承担重要角色,实现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转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政村治”模式在实践中异化村民自治的性质,形成了乡村关系中的诸多复杂矛盾,并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即“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据此对这两个极端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实现依法治权就要以依宪治权为总纲,实行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同时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信仰与支持,还和它所提供的权力的合法性、领导的合理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密不可分。本文拟从执政地位、政党的先进性、执政政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基础,揭示当前党的权威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真善美境界阶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真,本质上表现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民带来的政治权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善,本质上表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美,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精神暴力是指一种比较隐蔽的精神上的攻击,对受害者在精神上进行折磨,使对方始终处于精神恐惧之中,从而给对方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精神暴力的表现有其特殊性:1、时间的连续性;2、表现的隐蔽性;3、后果的严重性。引发精神暴力产生的原因有:1、男权地位;2、文化因素;3、感情因素;4、个人的性格特质;5、社会习俗规范。解决精神暴力冲突的措施有:社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理性选择婚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