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4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三农”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是在进入现代化进程后产生的,由于特殊的制度安排和特殊国情使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特别突出。我国“三农”的根本性问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前,必须以现代化为取向,以农村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三化”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2.
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农业发展环境的恶化。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考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支持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3.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当前,在一些学校,师生关系还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为了保证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民工问题目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开年之际,中共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社会,愈加重视农民工问题.但是,由于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至今还没有一种现成的理论能给予准确全面的解释.此文参照多个理论,将从多个视角对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分析,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期加深对农民工问题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5.
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社会基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内在适应性。构建和谐四川必然坚持走法治之路,必须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四川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6.
在传统理论中私法与公法是截然对立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法与私法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私法理念包括平等理念、公平理念、自由意志理念、诚信理念以及义务、责任理念。这些理念在行政法中的引入会使行政法更加符合人性 ,会促进行政相对人参与意识的提高 ,会充分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27.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8.
城镇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特色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十分紧迫。山西只有走山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才是长久之计。这就必然对作为该地区城镇化建设重要支撑之一的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利实施和实现山西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山西农村职业教育应及时做出调整,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9.
科学发展观对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有政治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政治发展的支撑点;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30.
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基于发展党内民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思考,四川眉山市近年来启动了“市、县、乡”三级党代会常任制互联互动试点工作。三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成效,但在党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党代会常任制运行机制、组织保障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