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21.
“人文精神”一词1993年开始成为了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语汇。按照心理学上心理代偿功能的说法,人们所想的、所说的,其实就常常是人们所缺的,往往是食不果腹的人才会去做大块朵颐的幻梦。因此人文精神作为被学界论及的话题,也就显示出它可能面临的匮乏,而学界的普遍认识也确实是这么来看待的,并进而提出了应重建人文精神的命题。这里其实是涉及到了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一个是人文精神是否匮乏,第二个是人文精神能否重建?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但它们毕竟涉及到的是不同的方面。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来看。人文精神是否匮乏,这其实又涉…  相似文献   
22.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李怡文学的发生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明的土壤上进行的,而文明则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兼及社会习俗、文化积淀等诸多内素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存在,这都构成为文学的“文化背景”。考察现代四川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对应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三大构成——文化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也可做出这样的划分,不过它们三者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真正构成并存而抗衡局面的只有五四时期,五四以后,保守主义已基本上形不成什么气候和潮流。可以说,中国现代文艺思想主要以文艺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两部分构成,它们各自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胡适、周  相似文献   
24.
文学史涉及到文学与历史两大领域,学界对该学科的定位有分歧。焦点在于,“‘文学’‘史’究竟是文学作品一种集结展现的方式,亦或是史学论述的一项分支?”①表面看来,这只是官说者之间立场的差异,而实质上,这是文学史学科本身蕴含的矛盾二重性的一种反映。 作为文学,文学史所列对象都涉及到审美问题,它是一种共时序列,作为历史,文学史又是一种有着编年性质的历时序列。其文学的一面,强调文学审美活动在各时代、各社会间的相互碰撞,其作用的机制是断裂的,即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文学目标,文学史不是人们审美活动的线性进化的历程。其历史的一面,又不能不强调文学发展的承继性和在承继基础上进行的新创造。由于文学史研究涉及到这样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文学史的学科构架就蕴含了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相似文献   
25.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王本朝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渗透与现代作家对其选择性地接纳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层面及转换特征。①具有恢宏气度和博大眼光的郭沫若也自觉地把基督教文化作为文化视景,分析、感受、吸收其...  相似文献   
26.
<正>这似乎是提出了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文学(艺术)是人学,文艺是对社会人生的整体的反映。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许多方面,艺术都可以细腻、生动、具体地表述出来。因此生活里有什么,艺术似乎都可以告诉我们,至少在理论上有这样的可能性。因此,答案是艺术告诉了我们许多,它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在赋予艺术这种全知全能的性质时,艺术就被神化了。它在理论上应具有的无所不包,一待接触现实,就往往成为不足为据,此类事例在在俱是,可随意撷拾。为了弥合这一罅漏,人们只好宣称艺术是虚构的,但它有想象的真实即艺术真实,由于它超越了具体事物的特殊存在面描绘一般事物的逻辑可能,艺术真实是比历史真实更高一级的真实。于是,不足为据摇身而变为内在根据,理论上就显得天衣无缝了,但是,这样建立起的理论设想是封闭型的,是自我涉及的,它没有提供一个检验自己学说的标准。如果艺术中的某一描写象一个谶语,恰好在生活中找到了它的存在,或是以后得到了某种应验,该理论会得意地宣告:“瞧瞧,艺术不是告诉过我们吗?’”如果找不到这种生活实据,该理论也全然不会困窘,而会归结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指出生活中事物的意义已在艺术中体现,或指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可望在将来实现。从  相似文献   
27.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想王本朝(西南师大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进程中蕴含生长着一般勃勃生机的尚力文艺思想,诸如梁启超的“熏、浸、刺、提”四力学说,鲁迅的“摩罗诗力”观念,郭沫若的“浪漫情力”精神,郑振铎的“血和泪”文学主张和胡风所倡扬的“主观战斗精...  相似文献   
28.
鲁迅拥有丰富复杂的文化心态,它既是社会历史复杂的心理积淀,也是作家深刻而丰富的生命体验和中西文化影响的结果。近现代社会历史的转型过渡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鲁迅独特的启蒙者心态,传统文化的因袭重负与进化论的历史理性孕育了他的历史中间物意识,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张扬提升鲁迅的生命意志,现实秩序力量又把这种个性意志撕裂成孤独、绝望的话语碎片。西方基督教文化既为鲁迅的启蒙思想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反思之镜,也转化生成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忏悔与救赎,牺牲与超越,同时,鲁迅又最终消解了宗教的终极关怀,回到了个体性与现实性的人文价值层面,完成了对基督教的批判和超越,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文学启蒙再进入到现实改造的话语转型和心理重构。  相似文献   
29.
文艺理论的真正变革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文艺现象的变化,还需要能动地调整自身参与到文艺的变革之中。因此,提出文艺理论应建构自身的当代视点这一命题就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而对当代视点设定问题的研讨则必须结合文艺理论的自身特性,即通过对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分析,兼顾文艺理论作为“理论”的特质,并结合文艺理论的艺术特性来设定。与此同时,处理好文艺理论的当代视点与文艺理论传统的关系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0.
知识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切的热门话题。世纪之初,我们正在实施新世纪的宏伟战略部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我国新世纪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可以采用哪些策略?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