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3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论等值翻译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直译、意译原则 ,等值原则进行了较为辨证的、科学的对比分析后 ,认为等值翻译原则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可接受性 ,应当采用等值翻译原则来构建我国的翻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2.
社会发展与新词汇的涌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近 2 0年出现的新词汇进行总体评价 ,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它们的起源、特征及对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被誉为美国自福克纳崛起之后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最受争议的作品《洛丽塔》是纳博科夫唯美主义思想的最好注脚:该书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意象和大量精妙的文字游戏都为其营造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语言的美感,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审美的福祉"。本文将对该书的艺术手法做一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本文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历史社会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文指出爱米丽的悲剧在于她自我镜像的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爱米丽试图以把自己封闭在过去的方式来保持自我镜像的完整,进而消解现实镜子破灭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缺损。然而这种努力却成为了她的悲剧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6.
文章着重分析了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反拨效应,并就反拨效应产生的实质、根源、在外语教学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避免负面反拨效应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减少负面反拨作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特点,探索其更有效的记忆和教学方法,以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果,最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8.
商标词语是当今语言使用中发展变化最快、最突出的社会用语,它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其影响会日益扩大。本文从归化、异化理论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分析。文章联系实际,从语言规律、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对归化、异化策略在商标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9.
矛盾修饰法又被称为“压缩的悖论” ,悖论和矛盾修饰法这两种修辞方法有着极其相似的修辞特点 ,关系紧密 ,但它们又有各自的句法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利用字面意义的矛盾性出其不意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取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句法结构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0.
反训是指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同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反训在中国训诂学中的发展概况,然后指出反训是世界许多语言存在的共同现象,并从英语词汇中例举了七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