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英语移就修辞格是英语众多修辞格之一,主要特点是说话人把本常用于人的修饰语改用于事物,达到言简意丰、生动别致、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笔者简略阐述了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使汉语译文与原文一样达到同样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2.
语言内部层次之间的转换规则是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规则的基础,语言转换生成法则根据的是普遍语法。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规则与语言内部各层次间的转换规则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揭示了这两种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是密切相关、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表明了语言的转换生成规律不但存在于一切语言的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互译语言之间。  相似文献   
43.
日本著名女诗人和歌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年),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发表了著名诗歌《你不要死去》。这首诗歌反战倾向比较明显,表现了作者的战争观。诗歌表达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吐露了普通平民切实的反战心情,是主题鲜明的反战诗作。与谢野晶子的诗作明白易懂,感情色彩浓厚,易引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这与她很高的文学素养有关。这首诗勇敢地向绝对主义的天皇发起挑战,反映了与谢野晶子那无所顾忌的自由与反抗的个性。  相似文献   
44.
词语文化与词汇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语文化作为文化导入的内容在词汇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加强词语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之一。本文试图探讨词语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词语文化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5.
等值翻译理论与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等值概念的内涵、外延 ,等值概念的历史渊源入手 ,客观辩证地分析了等值翻译标准、等值翻译原则和等值翻译模式等等值概念的科学性 ,提出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等值翻译理论进行教学 ,从而适应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在有限的翻译课程学习中掌握和运用一门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46.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在中国是一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言浅意浓,是汉诗英译初学者试笔最理想的文本。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纷纷一试译笔,目前已有超过三十个以上的正式译本。本文就其中较新的一个译本作一番简评。  相似文献   
47.
希腊神话故事是西方文明的起源,而那些英雄史诗更深刻地反映了古希腊人所重视的精神和品格。英雄实质是古希腊人对早期自由人的描述,而英雄形象的塑造就意味着古希腊人渴望超越自身局限,向更完美的精神境界发展,因而,史诗中英雄所具有的品格形成了西方独特的英雄符码。本文从力与德、荣誉与悲剧、个人与自由意识以及智慧几个方面,分析英雄人物身上展现出的西方人崇尚力量、荣誉、自我及智慧的英雄精神,以及这些英雄符码反映出古希腊时期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8.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国力疲弱。各国列强为在博弈中占领先机,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日本由于地缘的接近以及文化上的渊源对此项活动更是心存偏执。在日"经略中国"的背景下,地处西南、环境闭塞的川渝也未能逃脱日本的深入踏查。其中,东亚同文书院学生的川渝踏查规模最为宏大且"业绩"斐然,近10年的调查成果被收录在《中国省别全志》第五卷四川卷中。对四川卷的分析,不仅有助于解构日本对川渝调查的进程脉络,还可以为川渝地区的历史地理、区域史研究提供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49.
作为历史编撰元小说的一个次文类,"新维多利亚小说"从主题上和形式上对维多利亚文学进行戏仿,问题化地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文化景观进行了再现和重构。以A.S.拜厄特和萨拉·沃特斯为首的当代英国女作家所创作的"新维多利亚小说"突出了对女性生存体验的挖掘和描绘,构筑和承载了维多利亚文化记忆。在对文化记忆的构筑过程中,"新维多利亚小说"采取了后现代戏仿的手法,为文化记忆增添了新的维度。"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历史叙事同时也是"幽灵书写",成为建构文化记忆的要素。  相似文献   
50.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短篇小说《无名女人》。《无名女人》运用"子宫嫉妒说"对抗弗洛伊德的"阳具嫉妒说"的偏见,揉合了女性主义心理学"差异最小化取向"及"差异最大化取向"理论,包含了女性主义心理学中道德发展的因素,结合西方传统科学史和东方传统二元对立关系原理,试图颠覆"姑姑"无名的形象,还"姑姑"一个真正的面目,借"姑姑的鬼魂附身",书写女性自身来颠覆男性中心历史对于妇女的遮蔽与扭曲,以期达到人类双性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