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前,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几种提法,虽然有一致的地方,但在观点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产生不仅同讨论的问题本身有关,而且也与研究向题的方法密不可分。因此为了展开深入的讨论,消除分歧走向统一,有必要提出方法论——这个在讨论中表现得日趋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我感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不同观点,主要是由于科  相似文献   
42.
人是历史的主体,但人的活动在社会基本矛盾系统中究竟具有什么地位和作用,这还是历史观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课题.换言之,在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有由客观规律支配的一面,但又有必须通过历史主体活动才能实现的一面,  相似文献   
43.
异化问题,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众说纷纭,非常活跃。产生异化的根源是什么?消灭异化的途径何在?异化是永存的,还是只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暂时现象?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地位?怎么认识和消灭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刊特为此开辟《异化争鸣》专栏,为各家见解提供争鸣园地。  相似文献   
44.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日益深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志称之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场社会系统的整体运动,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场革命,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其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45.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不仅要求人们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愈来愈要求人们的思维与其同步前进,其中特别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就创造性本身的涵义而言,它是与科学发现、发明、创新等活动相联系的。虽然发现、发明、创新的手段、方法不尽相同,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是多途径和多模式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创造性来源于人(思维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6.
中江兆民(1847~1901年)出生在下级士族家庭。名笃介,笔名兆民。一八七一年至七四年留学法国,在巴黎专修哲学、历史和文学。探求了法国的启蒙文化根基,考察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开始形成了法国式的民主思想。回国后,大力宣传法国等欧美式的民主思想。参加了自由党,投身于民权运动并成为这个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江兆民是日本明治时期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杰出理论家,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由于兆民生活在日本历史急剧变动的明治时期,其思想理论具有时代、阶  相似文献   
47.
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这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只有正确理解这对范畴,才能正确理解辩证法的深刻的本质。列宁对同一和斗争概念的含义作过说明,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同一)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斗争就是矛盾中互相排斥和对立的倾向  相似文献   
48.
在浩莽宇宙中,对天、地、人的沉思是哲人们永恒不竭的智慧之源,而对其中“人”的研究,特别是对人性的探讨则更是一个亘古常新的哲学话题。历史上中外芸芸众家,高论短长,莫衷一是,只有马克思对人性问题作出了科学论证,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结论。现代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瞬息万变的境遇,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身、心理和人性都带来巨大影响。现代人正开拓着无限广阔的路,极其丰富地展示着当代人性的多彩丰姿。那么,现代人性趋向的特点如何?面对现代变化了的人性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反  相似文献   
49.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把人类历史过程分为: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称《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序言(以下称《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上述历史分期理论。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50.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适应其发展要求的多方面的更新。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的道德水准下降,人际关系的庸俗化,经济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违法乱纪以至犯罪等消极现象的出现。这些可以归结为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思想及其行为,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发生和存在,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如:在思想关系方面,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私有观念的影响,也包括国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及其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侵袭,对于这些原因,我们是不难理解的。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