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钶 《社会科学家》2006,(Z1):132-133
在体育事业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体育早已不是单纯的竞技项目,而成为一门产业,一门财源滚滚的产业.而媒体作为体育产业的推广者和参与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比赛作为一种消费,从各个方面刺激着观众的神经.本文着重介绍西方较为成熟的体育产业与媒体的合作,以期对中国的体育产业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62.
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在不断扩大,旅游经济中最重要的项目-旅游纪念品的问题日渐凸显。旅游纪念品缺少品牌化制约了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从中国旅游纪念品形成品牌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总结,并对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3.
中国花卉资源丰富,人们与花卉结下了不解的情缘,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其中牡丹以"国色天香"誉为花王和国花,足见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本文以牡丹的语言符号为中心,研究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探讨传统牡丹图纹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4.
在各国的宗教文化中,轮回的观念都已深入人心,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圣者几乎都揭示了生死轮回的存在。生死轮回中的永生源于基督教的身体永生真道从而得到上帝所赐永生之福。而轮回出自佛教,强调一种生命继起的动力,西方世界的延续永恒和东方世界的无余涅槃,即如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将从延续性的永恒转向轮回式的再生。[1]  相似文献   
65.
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媒体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和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66.
本文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与消费社会的日常广告景观进行对比阐释,通过对消费社会的身体景观的文化反思,启示美丽,诠释后现代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67.
中国大众的审美口味正处于既渴望整合又趋于分裂的不稳定状态,中国的电视小品也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赵丽蓉和赵本山的小品往往能在“讽刺”和“被讽刺”这两层意义中互动转换,这样不仅常有出乎观众预料的“意外惊喜”,而且使小品的结构立体化和丰富化。此外,赵丽蓉的创新之路是“小品的综艺化”,使人们的感官与情绪得到更大程度的卷入。赵本山走的是“小品游戏化”的路子,让观众顺理成章的作为“裁判”参与其中。同时他善于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让小品的喜剧情绪和节奏自始至终保持连贯和统一,其结尾还常以反“团圆”作为一种喜剧卖点。  相似文献   
68.
音乐治疗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音乐治疗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提倡把音乐治疗技术引入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平台,应用结果表明:音乐是情感表达的最好方式,是打开心灵世界一把钥匙,是大学生情绪宣泄的理想出口.状况测评表明:音乐治疗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偏执情况等有明显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音乐教育领域的音乐治疗模式对预防大学生心理疾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中国时尚文化形成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虽然人们对大众文化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它已经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时尚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成熟有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给时尚文化形成创造出适宜的环境等方面对中国时尚文化形成的背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
蓬溪宝梵寺壁画艺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巴蜀地区蓬溪宝梵寺壁画造型特征、用线特征、用色特征、技法特征的提炼与分析,探索宝梵寺壁画独特的艺术风貌、地域特色以及象征意义等,挖掘其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