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1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24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更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现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在价值层面上,浅析毛泽东和谐观与中西传统文化的关系、形成过程和特点,这对今天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而具体表现出来.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在社会政治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由"权力型政治"向"权利型政治"的转变中,现代公共行政的治理价值理念的出场;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则表现为由抽象的"伦理本位文化"向新"公民本位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这是价值取向方面,社会由"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再到"人文公共性"本位的制度文化追求历程中,新质的社会共享性价值信念和理想的渐进生成与有机呈现过程.  相似文献   
33.
在过去的 2 0年间 ,政治转型成了一种全球现象。中国政治的上层建筑也面临着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的整合、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等一系列转型时期的困难和障碍。中国市民社会的成熟将最终导致政治转型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4.
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改革是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十七大"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目前,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宪法赋予的权威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人大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建议.但应当明确,改革应当稳中求进,从基层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与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相适应,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35.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网络伦理不是与传统伦理迥异的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基础不同,一个是虚拟社会,一个是现实社会.网络伦理的建设,是要利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认为,国际私法当今发展的动向是:1.内容范围不断扩大,新学说不断涌现;2.法律关系分割化,连结因素弹性化;3.重视实体法解决的方法,重视政策定向、结果选择的运用;4.“意思自治”限制加强,契约履行地特定具体;5.住所地法代替本国法,法院地法优先适用;6.反致态度发生改变,第三世界登上国际私法舞台;7.国内立法法典化,国际立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37.
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年会在河南大学召开。会议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等四个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38.
政治合法性是指公众对某种政治秩序或统治的信仰与服从,在一定意义上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公众对政治事物要保持一种认同、忠诚的态度,其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因此任何政治系统要满足合法性需求,其核心政治安排就不能一成不变。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审视吉登斯的政治观以及我国当下的政治理念,可以发现:无论是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还是当下以民生关注为价值诉求的民生政治,都是跟随时代变迁的脚步,为满足不同时期公众的合法性需求做出的核心政治之变。  相似文献   
39.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现代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渐渐发生了变化,婆媳这一家庭关系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婆媳矛盾也逐渐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从社会学角度看,婆媳矛盾的根源是由于争夺家庭地位与资源,婆媳双方心理预期与实际差距,对对方角色理解的偏差,以及传统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婆媳间的冲突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本文将就如何缓和婆媳冲突,解决婆媳之争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滥用耕地、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节约用地、规模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制度创新、注重环保等方面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