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或法人对其在文化、科技等知识领域的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知识产权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净化文化产品市场,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因而,应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秩序,推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年《美国发明法案》对原有《专利法》进行了大量修改,其重要修改内容之一为扩大了先用权抗辩的适用范围。美国先用权制度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历程。现行美国先用权制度是美国立法机关考虑全球专利法协调统一及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考虑专利法激励创新的目的、考虑商业秘密权人、专利权人、大学等主体利益平衡的结果。它既从微观层面规定了先用权获取要件和先用权行使的限制,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先用权制度与相关制度如以大学为主体的权利人科研成果转化、现有技术的衔接,其最终目的是鼓励创新并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美国全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美国先用权制度的历程给我国先用权制度的完善能提供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刑法》规定,死刑的只适用标准是"罪行极其严重",但在死刑的具体适用上包括死刑立即执行、死缓限制减刑、死缓未限制减刑三种方式1。虽然司法解释、会议纪要、相关文件及领导讲话对死刑适用标准做出相对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依然模棱两可,致使死刑立即执行、死缓限制减刑、死缓未限制减刑适用规则不明,标准不一,存在恣意性。根据对126份样本的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区分这三种死刑方式的主要依据是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罪后被告方赔偿及被害方谅解情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判断罪行极其严重的标准不一,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虚置化,赔偿谅解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致使量刑失衡。基于此,提出以犯罪原因、犯罪手段、犯罪结果为基石,以赔偿谅解、人身危险性为调节的综合性死刑适用方法,实现死刑适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法律体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罗马法学家对政治法律问题的思考带有明显的务实取向,他们关于自然法、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分以及法与正义之间关系的论述呈现出斯多葛哲学的理论路向。罗马法学家以法律制度内部秩序的统一性、有机性和连续性为前提,构建了精致的法律分析体系,造就了实质的法律文化。罗马法学家的思想中蕴含着罗马人重传统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思想通过罗马法呈现给世人,并影响到此后的法律体系和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多数国际投资协定规定的征收补偿计算模式或标准是征收发生或征收措施为公众知晓前一刻的“公平市场价值”,而最近开始适用的一种新模式依据的是致害行为实施之前的实际投资损失和之后的预期利润损失。由于这两种损失可单独或同时补偿,能够弥补公平市价存在的重复计算或漏算之根本缺陷,更加符合完全或公正的补偿标准,因此,该模式被广泛用于征收及东道国其他致害行为造成的外资损害赔偿案件。在我国,农村土地和城市房屋征收补偿计算模式以地方政府的预设为基础,不仅补偿期限过短,补偿标准太过僵硬和武断,而且无法体现市场条件下被征收土地和经营性房屋之上真实的未来利润损失。未来征收补偿计算引入这一新模式将会克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专利行政执法制度是指专利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处理专利纠纷和专利违法行为的法律制度,包括专利行政强制、专利行政处罚、专利行政裁决和专利行政调解。从新中国专利法律制度建立至今,专利行政执法制度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立法界、司法界和行政执法界争论的焦点。我国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专利行政执法的主体存在缺陷;第二,作为专利行政执法主要依据之一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存在立法缺陷;第三,专利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专利行政执法制度,应当赋予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专利行政执法职权、完善专利行政强制制度和行政处罚制度及专利行政执法程序。  相似文献   
9.
在儿童福利需求满足的过程中,社区存在自身优势并发挥特殊作用。从共享到福利治理,再到儿童共享发展福利治理理念的探索和形成,为构建儿童社区福利发展的政策导向提供了理念逻辑。儿童福利群体目标由困境人群转向适度普惠和精细划分群体的重建,福利内容目标由改善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儿童多重福利需求的重建以及对其内在逻辑机理的探索,构成了儿童社区福利发展中的效能优化逻辑。从客观实践看,上述理论实践和目标重建的实现,目前尚受到社区儿童福利提供能力的现实制约,通过制度设置优化实现主体权责关系明晰化、社区福利治理专业化和智能化,以福利治理微创新促进儿童福利需求的快速回应能力的建构,构成了社区儿童福利发展效能优化的保障逻辑。  相似文献   
10.
证据制度是沟通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一座桥梁。作为民法的基本概念的意思表示在证据制度中同样有所体现,自认即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基于民事诉讼追求真实和解决纠纷的目的,作为一种通过法院和当事人的相互配合探索真相的最佳方式,作为一种能够导致实体法上的后果的诉讼行为,自认本质上就是一种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贯穿自认制度的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