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促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为全面的、开放的、完善的主体性的生成准备着条件,网络文化"提升"了人的自主性,促进人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的生成;网络文化"触发"了人的能动性,使主体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力增强,促进人对现实性的超越和自我超越;网络文化"驱动"了人的创造性,打破强大的自在的日常生活结构对个体发展的束缚,使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2.
主体文化自觉是确证主体性的表现和过程,它包括个体主体文化自觉、群体主体文化自觉和类主体文化自觉三个基本维度.文化生成于主体以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向性为理由的实践过程,主体主观世界是外在文化世界的"观念化"和"意识化".主体文化自觉是人在追问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以正视和提升人的自我的精神存在和主体价值选择、实现人积极而自由的生存状态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准则与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宗教信仰、社会层次结构等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展开调查分析,认为党外知识分子学历层次较高,较关注自我,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实用性倾向;统战对象组织复杂,政治思想意识不平衡;教育背景多样化导致政治理念多元化、差异化。当前政治引领工作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覆盖面窄、统战部设置和作用发挥效度不佳、推进不平衡、教育和引领工作薄弱等问题。新时代需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党委党组统战工作主体责任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健全统战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机制,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促进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优化团体组织平台建设,建立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外干部工作联席工作制,分类指导,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一种出场方式。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指向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生成,推动主体文化自觉。从广义上讲,主体文化自觉是文化哲学研究的根本目标指向,文化哲学真正的研究主题就是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生成,实现主体的文化自觉。从狭义上讲,主体文化自觉是指每个主体的一种主动、自觉的文化生存状态。具体而言,主体文化自觉是指主体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自觉认识到自我的文化存在,自觉形成和持有一种文化准则和文化价值追求,自觉反思自我的文化存在,自觉实现文化的内化,并通过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自觉实现新文化生成,最终实现人的生存方式转变的动态过程。广义的主体文化自觉是总体的目标指向,狭义的主体文化自觉是动态的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四十年,学界对淮海战役研究具备了一定的数量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高度,但总体上研究规模、发展速度、研究层次仍有待提升。对淮海战役历史事实的基础性研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学界的主要选择。未来学界淮海战役研究必须围绕新时代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增强战役研究的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深化战役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研究以及拓展战役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空间,最终从根本上推动淮海战役研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而生成的新兴文化形态,是网络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人类一种新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域下,网络文化首先是一个日常生活场域,但由于网络文化的内在特性和文化整合效能,使之触动了传统日常生活领域文化模式,推动主体的文化自觉。另外,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日常生活主体走出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在开放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生活空间中成为自由自觉的非日常生活主体,并推动非日常生活领域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