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子门人周僴和沈僴,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研究者说法不一。争议集中在如下两点:一、周僴是否为朱子门人;二、周僴是否字庄仲。通过比勘和查考现存朱熹语录、语类各本,参证史料和方志,得出的结论是:“周僴”“沈僴”是两个人,都是朱子门人;周僴,字伯庄,温州永嘉人,绍熙四年(1193年)与绍熙五年(1194年)问学于考亭,辑所闻文公语录为《师说》;沈僴,字庄仲,温州永嘉人,庆元三年至四年(1197年—1198年)从学于考亭,有《语录》四卷。  相似文献   
2.
在扬雄 《方言》 的研究中, 其中的一些方言词语, 往往难以找到实际使用的书证 (即见于历代 文献中的实际用例), 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历代的研究者寻找文献用例的视野主要集中在文言文献上, 而 《方言》 中的方言词语一般出现在俗语言文献中 (“方” 往往与 “俗” 统称 “方俗”, 历代主流场合提倡雅言, 因此较少运用方俗语), 故当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到诸如医书、 农书、 史籍、 笔记小说等, 特别是面广量大且语 言总体趋俗的汉文佛教文献中 (包括汉译佛典及中土佛教撰述)。 其次, 许多方言词语没有专门记录的汉字 (故只能以同音字记录), 另外, 一些词的不同地域的方言变体, 往往也仅为语音上的变化, 因而导致记录的形 体各异。 所以在搜寻文献用例时, 我们必须突破字形的束缚, “以耳治而不以目治”, 循着 “语转” 的轨迹而 发现新的词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