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兰州学刊》2005,2(3):144-145
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为抓住商机,各大城市纷纷上马建造展馆.但是对于会展业发展先天优势不足的中小城市来说,发展会展业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在开发西部旅游业中的合理运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旅游业培育成西部区域优势产业,会软化西部产业结构和健全要素市场.只有通过政府的产业扶植政策和企业创新两股合力才能将西部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3.
具有民族特色的上海世博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成功举办全球重大节事活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基础。国内外对世博会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认为为了成功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应借鉴相关理论,深度开发具有特色的上海世博会文化旅游产品,建立具有特色的上海世博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现代人游憩需求的迷宫特性分析入手,提出了迷宫原理的四条基本原则,并探讨了迷宫原理在游憩规划的空间组织,游线设计,游憩内涵扩展等方面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呈大幅增长态势,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完全是由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态势所决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无疑顺应了旅游发展对应用型高层人才的迫切需要,极大地改变了高层次人才的部门分布不合理局面,从而将有力地推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宿旅游发展迅速,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针对离岛民宿的研究却极少。文章以浙江省舟山市枸杞岛为案例,从里茨尔的“虚无”与“实在”理论出发,结合扎根理论,构建了针对离岛民宿的游客体验模型,旨在揭示离岛民宿旅游的体验过程变化及特征。研究表明:离岛民宿核心吸引物是游客体验的驱动力,早期受海岛的影响,后期受游客感知与评价活动的影响,其内涵呈阶段性变化,具有“建立—更新—再影响”的特征;离岛民宿体验存在“底线式需求”,与海岛“实在”高度关联,标志着民宿在离岛旅游中占主导地位;游客追求离岛民宿“虚实”比例合理,体验具有“虚实”双重属性;离岛民宿体验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游客在感知客体“虚实”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虚实”。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瑶 《社会科学家》2005,(2):126-128
生态旅游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是,相关生态旅游消费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系统。本文从生态旅游内涵出发,从消费学的角度比较生态游中的绿色消费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大众旅游消费的异同性,探讨生态旅游中绿色消费的内涵,提出绿色消费研究的必要性和如何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之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旅游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主体,大学生环境意识有人类中心环境意识、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分为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对324名西部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然中心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和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共处环境意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人类中心环境意识对主动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遵守型旅游环境责任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以自然为中心的环境意识,保持伦理约束下的和谐共处环境意识,改变大学生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
纵观学术界关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主题和内容呈现先深后广的态势;研究方法上从定性分析出发,后期逐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研究视野出现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对消费性服务业的研究与每个阶段国家相关重要政策出台紧密关联,同时国民经济增长和网络信息技术也促进了研究主题的全面发展。从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发展历程上看,1949—1978年为起步探索时期,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角度探索了以商业为主体的消费性服务业业态的发展;1979—1991年为理论发展阶段,从服务经济理论角度阐释了消费性服务业的本质和特征;1992—2006年为深化拓展阶段,从服务业发展实践角度探讨了消费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7年以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从消费性服务业整体角度探讨了其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消费性服务业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完全,未来需要拓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0.
沈涵  赵静  胡方丽 《旅游论坛》2020,13(1):35-44
网络口碑是消费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在服务消费类产品的预定过程中对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口碑的整体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如口碑传播方向(正面口碑与负面口碑)、有用性投票(多少位真实住客认为此评论有用)以及口碑情绪(强烈情绪与普通情绪),这三者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向影响消费者的预订决策。文章以典型的服务类产品--酒店产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8组对照实验,通过spss统计软件研究网络口碑的传播方向、有用性投票和口碑情绪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负面点评的网络口碑传播效果大于正面点评,强烈情绪对正负面网络口碑的传播效果有相反的调节作用,且有无"有用性投票"对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差异会因口碑情绪强烈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基于此,笔者为酒店的网络点评营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