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后现代语境中,剧场化行为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如演戏一般,个体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呈现他人所期待的自我。教师教学行为具有剧场化的特征,在学校这个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的剧场内,教师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呈现出双向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具有维持教学“情境定义”、唤醒“具身认知”的诗意身体、满足师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塑造“立美育人”的审美境界等教育功能,丰富个体的生命体验,促进师生双方共同进步和发展。但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也常常会陷入“单一化”的角色世界、“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神秘化”的师生关系、“独白化”的课堂互动等误区,使人们产生诸多偏见和误解,导致其正向功能得不到彰显而被遮蔽。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误区的匡正路径在于:转变社会角色期待,提高教师职业认同度;培养教师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状态;回归质朴教学艺术,激发真实教学活力;注重课堂主体交互,促进师生双向发展,从而彰显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的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有创意的儿童哲学探索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实践的青睐。为超越“儿童”与“哲学”的二元对立, 儿童哲学经历了从强调哲学性的“教哲学”,到复归儿童性的“有哲学”,再到强调实践性的“做哲学”的迭代发展。儿童哲学与 教育戏剧在“做哲学”中实现了价值诉求、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态的整体性耦合。在教育戏剧中,儿童通过隐喻嵌入的“对话”穿 梭于“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通过身体嵌入的“游戏”穿梭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最终打开儿童“爱智慧”的哲学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