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分行业产业安全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并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度的评价结果,提出了维护和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不仅决定着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而且决定着学校育人育才的质量,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技术强化了人们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并且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为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精准化提供大数据支持、为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提供多维空间、为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自适应模式等。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运用又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体现为智能技术挑战人的道德伦理认知、消解人的道德情感凝聚、引发人的道德信仰危机。面对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从构建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优化道德情感的培育路径、夯实道德信仰的理论根基以及探索道德教育的人机共融模式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科学认识和精准分析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优化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推动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文章从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特质出发,从实践维度、价值维度、创新维度、理想维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种思想体系的内在契合性,印证二者有机结合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必要性,为全方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定位,进一步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新时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任务。从话语价值的维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有利于驳斥西方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诘难提供话语支持,为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良形象提供话语助力,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话语援助。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价值强调了举旗定向功能。从话语历史的维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语境,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历史彰显了基因凝定功能。从话语实践的维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凸显摸着石头过河的群众实践和顶层设计的政党实践的有效互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实践体现了换羽新生功能。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三重维度构建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话语自信,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成果认为,东亚书记处是直接隶属于共产国际执委会或俄共(布)中央的机关,是共产国际负责指导远东革命运动的中心,是共产国际或俄共(布)正式设立的第一个对华机构。通过对这些论点及东亚书记处存在的质疑,认为共产国际、俄共(布)最初对华机构经历了从远东局到东方民族部,再到远东书记处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几年来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要素体系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很多精彩的话语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形成了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学习借鉴"习式语言"风格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表现力、吸引力及创新力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的缺场导致西方经济学对《资本论》中技术创新思想的研究呈现出深度的逻辑断裂.在辩证法视域中,资本主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技术创新的本质必须依靠"社会劳动"这个中介才能得以揭示,技术创新的现象和现实体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具体转化.基于技术创新这一现实的规范性中介,主体行动逻辑的注入使技术创新过程实现了主体对倒立的社会关系的客观反转.  相似文献   
9.
唐君毅对荀子道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书中。他认为,荀子之道特指人道,是将人区别于一切自然之天地万物的关键性因素。天是人道产生的背景上之根据。人道乃能知能行之道,且能给人的认识提供止息处。人道包含用心之道和人文政治历史之道两个层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统一。在人文政治历史之道的层面上,它又包含理想和现实两个向度。同时,人道也是一人文统类之全体之道。  相似文献   
10.
泛非主义,由黑人世界的民族主义发展成为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非统时期,泛非主义主要内容是推动非洲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非统体现泛非主义“非洲统一”内涵;非盟时期,泛非主义主要内容是推动非洲国家走向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实现非洲大陆的复兴,非盟体现泛非主义“非洲一体化”内涵。由此得出,非盟代替非统,是泛非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实现非洲复兴,非洲首先必须坚持泛非主义,必须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