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文章对中文版《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信度以及效度检验,并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分别使用样本一(n1=342)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二(n2=205)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样本三(n3=67)进行重测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大学教学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1个因子,包括15个项目,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2.
隐喻的运作机制说明了隐喻与文化具有互动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隐喻性表达,传承特定的文化内涵。隐喻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习得的盲点所在,通过隐喻学习来习得文化是迫切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之前的《诗经》研究以考证学为主,近代之后以文学、文化人类学等新方法、新理论的新科学研究为主。牧角悦子教授将日本《诗经》近代之前的经学研究与近代之后的新科学研究加以融合,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考证学的基础,又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是目前日本《诗经》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牧角的《诗经》研究,从否定经学、重视文学与文化人类学,再到重新认识到经学与文献学的重要性,力图在经学与文学、文化人类学的平衡中综合研究《诗经》。牧角《诗经》学研究史所呈现的发展脉络与阶段性特征,也与日本《诗经》学整体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日本《诗经》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4.
5.
隐喻的运作机制说明了隐喻与文化具有互动关系,两者密不可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隐喻性表达,传承特定的文化内涵。隐喻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习得的盲点所在,通过隐喻学习来习得文化是迫切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修辞学如何深刻地渗透并影响着语言学研究,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理论认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修辞学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印证了西方修辞学的当代复兴,同时为批判性语篇解读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其在20世纪后期的产生及发展。批判性语篇阅读对隐含在语篇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作者的潜在引导性、读者的创造性、语用、交际目的等因素的关注,无不受到修辞意识的深刻影响,并对丰富批判性语篇阅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导演梁赞诺夫的电影《命运的捉弄》自1976年上映以来,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也成为俄罗斯新年的一个象征。影片中,导演向观众讲述了热尼亚和娜佳的"爱情奇遇",也为外国观影者展示了俄罗斯民族的新年传统。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之后"对现代工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批判的重要思潮,其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个人主义在当代绝对化发展和理性主义片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受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影响,语言学研究也力图迈向以解构、开放、动态和具体为特征的"后现代语言学"时代。在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后现代转向的大背景下,批判性语篇解读研究在坚定已有步伐的同时似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想把语篇解读研究从现代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隐性权威与隐性标准的枷锁,用"释放性阅读"(releasing reading)代替"强加式阅读"(imposing reading)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以动物为主人公,通过对荒野中利欲熏心的淘金者们的生动描写,揭示和讽刺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社会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作者杰克·伦敦以自然、动物以及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表达他对人类肆意虐待动物、违背原始伦理,甚至想要征服自然等一系列缺乏自然保护意识、荒谬愚蠢行为的严厉谴责。《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具有保护生态、预判自然危机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巴克完全狼性的转变与荒野回归,将价值升华到了人类回归本真、化解人类精神危机的境界,具有高度的哲学、文学及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