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9点意见>的视角,分析了<意见>出台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南京市城区、宁南和江北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论文提出了大力发展南京市资本市场发展的五点对策建议,第一,继续鼓励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构筑扩大直接融资的平台;第二,从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平台入手,建立和完善"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重视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第三,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第四,积极拓展债券、风险投资、信托等市场,着力构建重大项目直接融资、储蓄投资良性循环的投融资平台;第五,加快建立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我国当前阶段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股市价格的上涨是由外汇过剩决定的,因此为控制股市价格进而资产价格的上涨,实现其理性增长,应主要从解决外部失衡着手以抑制投资需求,同时兼顾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治理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在国内名牌大学和科研机构到处走穴讲演,产生很大影响,成了经济学界"红星".本文对这一不正常现象作了透视评论,提出其理论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伪科学,目的在于推崇新自由主义思潮,误导中国的改革,企图使中国走全面私有化的错误道路,呼吁加以警惕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将最终决定各国经济实力的强弱.要跳跃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将取决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从制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入手,分析制度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功能,接着通过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低技术水平的现状,可以围绕我国因制度不完善造成对技术创新的深层次制约,予以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5.
调解与审判合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优点。但正是因为调审合一有着明显弊端,我国古代司法向近代变迁时呈现出调解游离于审判之外的态势,这是利于依法治国及彻底解决纠纷的因素,值得我们在当代司法中借鉴。  相似文献   
6.
女革命家&#183;女作家&#183;女性形象——三个视角看秋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从女革命家、女作家、女性形象三个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秋瑾的一生,旨在聚焦其独特的人生价值,解构传统的社会观点,通过社会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践,缅怀秋瑾英雄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文革”给“后文革”时期电影创作提供了很重要的母题。在不断出现的关于“文革”的种种话语叙述中,创作者们将自身对“文革”复杂性不同的理解,对历史客观性的深度介入和差异编码,导致“文革镜像”的差异表达。“文革镜像”的研究首先涉及历史叙事的角度问题,主要是历史是如何出现在影像中,承担何种功能。其次是如何编码与解码。而虚构的情境观影协议早已在电影与观众之间签订。历史的真实在“文革镜像”中已经是无可企及的幻梦。影像在历史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找到合适的表达平衡点,在意识形态神话和理性反思中找到合适的编码与解码方式。  相似文献   
8.
人性假设是设计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也是评判法律制度实效的重要参考,中国刑事程序法对司法官员的人性假设是公而忘私的“道德人”。过去十余年的司法运作中,诸多刑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面临被不断规避、架空和搁置的尴尬境地,而程序法对司法官员基本人性假设的错位,是程序制度失灵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只有理性的认识到司法官员的“经济人”角色,程序制度的失灵才可能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9.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文章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入手,对两者作用进行辨析,并提出整合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如何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而避免其负面效应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大众传媒的"铸模成见"和文化差异都对跨文化沟通构成制约.因此,当前必须重视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把握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背景因素和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