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626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2245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等同于逻辑与历史的完全一致,而是内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这就必然涉及逻辑与历史何者优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批判蒲鲁东主义逻辑先于历史的形而上学错误,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论证了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确证了马克思的历史优先原则,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应坚持历史优先原则,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我们既要从“四史”中汲取知识材料和价值养分,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具体的意识形态实践,也要从“四史”的群体宣传、社会传播和代际传承着手,致力于解决理论性与感染力的矛盾问题,寻求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中,公司治理结构运作失灵是阻碍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最大障碍。本文首先明确了当前认清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根源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的根源一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经营者选择机制不合理和股本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信”、“达”、“雅” 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是“达” 和“雅” 的基础。“达” 和“雅” 是“信” 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秦皇岛市作为沿海开放旅游城市,要抓住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市举办足球赛,这一最佳的机遇和独特的优势,迎接挑战,加快旅行社发展,以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为此,要加快改革步伐,实现产权置换;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共项目依据建设规模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决策层次,决策主体呈多元化。目前,公共项目决策存在决策主体的短视行为,项目决策的标准单一,决策程序不完善以及决策缺乏约束等问题。应该通过明确决策主体,实施多元化的决策标准,执行严格的决策程序,扩大决策参与及建立约束制度来完善公共项目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新时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运作和活动内容与目标重新定位、创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对高校校园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大学生自身情况,以全面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以此为核心,设计了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创建了以月份为单位的校园文化框架。为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核心概念》是一部在国外政治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海伍德强调了政治概念的特殊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独到的解释;探讨了政治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并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对"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区分与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作者在政治概念界定与诠释上的学术专长与独到之处,也体现了作者在政治学知识再现与传播上尽量贴近读者与学生的教师情结与风范。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的人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人化主要是指科技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科技化的目的是克服科技的无人与无视人的状态,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并真正成为人的科技。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