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高度,就江苏苏北地区的“三农”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能否解决苏北“三农”问题已是影响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进而提出了解决苏北“三农”问题应从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国民待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快苏北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控制人口增长,开发苏北农村的人力资源着手。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其根本特色是科学性,具体看则有着人本性、和谐性、开放性的特点。三次飞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具有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这种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国家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并影响到基层社会民主制度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其中农村基层民主的外源性,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主体角色错位是村民自治组织弱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注重构建制度建设,才能加快乡村的工业化,培育社会基础机制,消除乡村间际的闭塞,为村民自治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从而为村民自治组织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道德是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因素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弱化趋势.这些负面因素主要是市场经济概念在社会领域内的泛化;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嬗变;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个别教师师德水平的下降.对这些负面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德育必须直面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德育既应适应市场经济,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重新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德育体系,但又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递次发展,德育才能在新的时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杨雪英 《学术论坛》2005,2(2):12-15
现代化是各个国家、民族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成果的汲取和借鉴;是中国现代化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和总结,是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战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并对现代化战略步骤和发展途径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邓小平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并确定“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通过不同于毛泽东的战略发展途径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现代化战略思想愈来愈丰富 ,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理工类院校音乐教育现状,以音乐欣赏课为例,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其他相关辅助教学内容几个方面提出设想,力图拓宽音乐教学的渠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忧患意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永保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从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党的"忧患"所在,从而激发全党的忧患意识;必须使忧患意识成为全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牢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27日至31日,"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省淮海工学院召开。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和谐社会构建理论方面,与会专家对和谐社会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和谐哲学"新概念;在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方面,突破性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统一;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上,形成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