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众化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之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马丁·特罗的观点,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演进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高等教育其数量的累积和规模的扩张(量变),必然导致其自身内涵的跃迁(质变),这种跃迁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理念和功能的深刻变革。例如,大众化背景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就是对其精英教育质量观的僭越。由此,那么凡绕牵着质量观的诸如教学观、评价观也必定随之而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正是这种联动效应的产物。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即包含着评价理念、价值取向、标准、内容、主体、功能和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主要涉及洞庭湖区历史演变与环境变迁及灾荒史、社会构成、农业经济、手工业、市场网络、金融及赋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已有研究在时间段限上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在内容上以有关洞庭湖区历史演变、洪涝灾害及其治理和粮食生产方面的成果居多,学术视角比较单一,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因此,应突破单纯的经济或社会层面,将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注意纵向和横向比较;深入挖掘史料,以促进洞庭湖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过去对司马光的研究,注重于他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对他的编辑思想的研究则显不足。从编辑素养、对编辑工作的贡献和编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司马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编写新式教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蒋维乔作为新式教材的重要参与者,为商务印书馆教材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新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深深影响着商务印书馆教材的编写,而且也影响着中国近代教材改革的方向,特别是对当今的新课程建设仍然不乏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博及评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拓展微博评论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和保障个人权利、建设公民社会、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影响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编辑活动的总规律,是贯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总纲。研究编辑学,就必须过滤出其关键范畴,并以此为切点,在合乎逻辑的思维延展与理论选择中形成稳定而开放的学科特性。而编辑主体、编辑客体无疑是编辑学理论体系中的关键范畴,是铺展编辑学范畴之网、构建其理论大厦的重要链条,是编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李培超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代表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种新的理念,显现了我国学者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总结性态度以及以中国话语言说环境道德的努力,因此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一,作者根据自己长期研  相似文献   
8.
船山分析评论了中唐两位宰相,李泌与陆贽。认为李泌品德高尚,志深识远,多谋善断,进退自如,是一位"默挽人心,扶危定倾"的大政治家、谋略家。陆贽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博学多才的大政治家、政论家。但在深谋远虑、通权达变方面,陆贽不如李泌。他们都对平定中唐藩镇之乱、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重大历史贡献。船山史论,为中华民族增添了经邦治国的宝贵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及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 ,其他一切工作必须为教学工作服务。而教学活动是由诸要素构成的师生互动活动 ,其质量的生成必定关涉高校的诸多方面和许多要素。因此确保教学质量 ,弄清影响教学质量的因子 ,构建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既是高等教育客观现实的需要 ,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彬 《云梦学刊》2013,34(2):150-154
我国的社会转型具有后发性、突发性、不平衡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对于理论创新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和启示。同时,社会转型的上述特点也给理论研究带来了挑战,如,理论准备的不足、西方落后价值观念的入侵、理论引导的难度增加以及理论的作用容易被忽视等。应对挑战对学术期刊来说既是进行理论创新的机遇,也是发挥自身功用的当然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