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是培养适应学前教育发展、能够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从事艺术教学的教师。本文立足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音乐类课程设置,尝试结合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分析其教学评价的理念转变,并结合量化评价、质性评价等方法探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教学的特色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以及相关音乐活动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整合音乐类课程,寻求有效的整合方式、方法和手段,可以使课程更为直观、形象,课程资源更丰富,课程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教学联动、综合视角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档案袋评定是课程评价范式中质性课程评价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本文立足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档案袋评定”方法的个案研究,对“音乐活动档案袋”的理论基础、设计与构成进行分析与反思,并透过个案研究探讨适合音乐课堂实践教学的“档案袋评定”方式。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时期的"宜春院"为御前乐舞机构之一,其乐伎全为女性,主要伎艺为歌唱与舞蹈,是宫廷(即国家层面)燕飨娱乐性乐舞的最高水平。但其相关史料却零散而不成系统。通过耙梳、排比唐史载籍,方能对其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宜春院"始于唐玄宗即位之初,隶属于宫廷乐舞机构"教坊"系统(由宦官首领充任的"教坊使"掌管),而非太常系统乐舞机构;"宜春院"女伎(内人)选自宫外左、右教坊和地方州县"太常音声人"之伎艺杰出者;其个人待遇,因伎艺水平高下而有明显差别;"宜春院"的存续时间与唐玄宗朝相始终,因"安史之乱"爆发而戛然"休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歌曲多声部歌唱的实质内涵入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多声部歌唱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通过本文所探析的实践经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工作教学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者的主体,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之一的舞蹈课是培养学生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但就舞蹈教育的教学现状来看,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授课基本是一种继承性的授课模式,主要以传统固有的教学内容、经验、方法、原则来解决当前课堂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它关注的是过去,很少考虑现实与未来。高校学前舞蹈教育应把握高校教育要求从“继承性学习”的观念向“创新性学习”的观念转变的契机,明确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注重从实用性出发,根据学生差异教学,让专业舞蹈教育、幼教师资的舞蹈教育、幼儿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国内国外形式急剧变化,当今大学生做为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希望的群体,如何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不容被忽视的。本文着重从公共艺术课程的概念在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做以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德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音乐作为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发挥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良好性情方面的功能;而且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表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音乐课程德育方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德育功能与教学方法,由此为当前的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