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阙辅三秦”中的“辅”一般释作“护持、拱卫、护辅、夹辅”一类的意义,或认为是句式的倒装,“辅”应该作“以……为辅”解。但这样的解释与事理、诗意均不谐洽,颇为牵强。诗句中“辅”和“望”形成对文,也应该有“望”的意义。文献中,“辅”一作“俯”,“辅”、“俯”属音近的异文。“俯”有“向下看”的意义,且在唐诗中有大量类似“城阙辅三秦”的句式,字均作“俯”。从人的角度而言,“俯”是指从上往下看,可以释作“俯视”,从物的角度而言,是处在高处的事物俯视处于低处的事物,可释作“俯临”。诗歌中当是作者和友人登上高高的楼台,极目四望,触景生情,依依惜别。辅”应该是“俯”的假借字,在诗中是“俯视、俯临”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李瑛 《船山学刊》2010,(1):189-191
出于拯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的目的,中国近代思想家吸纳西方近代先进思想,对中国传统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形成了近代具有中西合璧理论色彩的自然人性论。中国近代自然人性论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内容.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朝皖江流域的招抚流亡、鼓励垦荒和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等政策促进耕地面积增长、提高土地垦殖率,使客民及小农猛增,户口益繁;明末清初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皖江人口再次减少,清政府采取移民垦殖、鼓励垦荒、招佃经营的措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皖江流域再现移民高潮.呈现出:土地开发早,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较少;新型作物引进,山地得到开发;大量圩田出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人口增长加剧了人民的生存竞争;人口增长恶化了明清皖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右文说"是古人探求字源的一种方式。"右文说"在宋代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字源学说经《说文》、《释名》、《玉篇》、《说文系传》等有关研究之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并与宋代学术发展的大势与高度相一致的。分析了"贝"和"賏"、"婴"三个字,并据蔡永贵先生"母文表义"这一理论,分析、论证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缨、璎、巊、撄、孾、孆、鹦、蠳、嘤、樱、瀴等近30个"婴"族字,是以本义"妇女戴的颈饰"或特定引申义"环绕、缠绕(于颈)"、"小、弱"的"婴"为母文,加上若干表示具体事类的偏旁如"糸"、"玉"、"山"、"手"、"子"、"女"、"鸟"、"虫"、"口"、"木"、"水"等为外部标志而孳乳分化出来的"母文外化字",而且更加有力地佐证了"右文说"的正确性,声符示源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的焦点。教学竞赛是高校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地方高校近五年各类教学参赛情况的分析和抽样参赛教师的半结构访谈发现,参加教学竞赛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教科研能力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竞赛的外部动力驱动内在发展需求、以团队共同发展带动个人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