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57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107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情况、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和文化价值多元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开放性的统一等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4.
吕红梅 《社科纵横》2005,20(3):156-158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意义重大。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着投入体制不合理,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的经济功能不强、效率偏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农村青少年辍学严重等问题。必须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革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等措施,不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消费生活方式演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必将逐渐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未来生活方式的目标模式演进。通过对城市化不同阶段苏中地区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制约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导致了即使是进入城市的农民,也不能实现向享受现代文明的新型市民的转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成果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制造者———科学家对其成果理应承担道德责任 ,但如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归于科学家 ,这是不公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 ,必须对道德和责任的含义、道德责任的种类、道德责任的根据等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从而客观、公正地让科学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7.
输入和输出是第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输入与输出的一些重要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的研究成果 ,并作了评价 ,得出的结论是 :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与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证实。文章指出 ,预先调整的输入、互动型调整的输入和互动型调整的输出都有利于第二语习得 ,而所谓一种学习形式绝对好于另一种形式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8.
勃鲁盖尔一生以农民为描绘对象 ,故以“农民勃鲁盖尔”而知名 ,他是油画家、版画家 ,画师辈出的勃鲁盖尔家族奠基人。其画构图独特 ,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多数作品源于《圣经》和尼德兰谚语 ,以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类进行讽刺和揭露 ;其作品在传统题材表层之下 ,既有表面意义 ,又有其深味。  相似文献   
9.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要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角阐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要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