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的局部聚类系数改进了传统的全局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模型。首先通过股票对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矩阵构造股票关联网络,然后计算股票关联网络的局部聚类系数,最后通过全局最小方差模型确定最佳投资组合。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A股市场,经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和欧米茄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改进后的投资组合模型在样本外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全局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6,(11):162-168
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债券家族"的重要一员,在我国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其发行利率影响因素对丰富我国债券领域相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样本进行分组均值差异t检验验证了利率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型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的分布显著不同;在结构性邹式检验基础上,发现影响两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且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的影响因素更加多元。最后通过引入带有证券类型虚拟变量交互项的OLS实证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测算,发现信用评级、分层规模、主承销商个数对两类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利率的影响系数在1%的水平上有显著差异;附属比例、总规模、利率类型对两者发行利率的影响系数在10%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到期期限、分层数量等对两者发行利率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分享经济作为扩展人类分工与合作秩序及方式的新经济模式,极大提高了分工网络生产力,其发生与演进的内在机理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的矛盾运动。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分工,提升专业化经济,一旦越过分享经济产生的门槛限制,将孕育出分享经济这一新模式。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更适合于研究分享经济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演化的视角,以“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年〜2008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环境规制与城市制造业经济效率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动态Olley-Pakes方法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构进行分解,剖析了环境规制的具体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低减排指标城市,在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施后,高减排指标城市的制造业TFP平均提高8.8%.环境规制政策主要通过提升存活企业TFP和阻止低TFP企业进入的途径提升了生产率,但短期内也导致高TFP企业退出比例的上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本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厘清环境规制和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效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家庭承包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从总体上讲,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就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了五点想法--阶级性、广泛性、利益的可持续提高性、动态性和探索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于高位,并且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同期的住房价格也快速上涨,为买房而储蓄是储蓄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动机。本文利用2011年房产税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首先估计了房产税对不同类型住房价格的影响,进而估计房价对试点城市的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房产税对住房市场产生了结构效应,由于此次改革对不同类型的住房设定了不同的免税方案,因此在大面积住房价格下降的同时,试点城市小面积住房价格反而上升;这种结构效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储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发现试点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储蓄率因此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并且我们还发现低收入群体主要是通过压缩衣着和交通通信支出,来提高其储蓄率水平。因此,本文不仅验证了住房市场对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还揭示了房产税改革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7.
杨青  贾杰斐  刘进  许庆 《管理世界》2023,(12):106-12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作为建设农业强国与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离不开农业补贴的支持。本文基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如何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7~2018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对粮食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补贴通过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增大了农户获得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概率和服务规模,进而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异质性检验表明,补贴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更有助于提高小农户、非主产区、稻谷和玉米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意味着该能力的增长潜力更多倾向在上述农户、地区和作物上。因此,应注重发挥农业补贴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给予小农户和粮食非主产区政策倾斜,提高稻谷和玉米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从而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和扩展回归模型检验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差异化社会网络建立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的建立对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居留意愿和定居可能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个体社会资本积累和城市身份认同强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地社会网络的建立会显著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而乡土社会网络和外地社会网络建立的影响则不显著,表明内嵌于本地社会网络中的个体社会资本和城市身份认同对城市融入的作用更强。文章聚焦于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社会关系根源,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网络与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的关联,研究结果对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范晓静  张欣 《统计研究》2010,27(6):63-70
 本文使用社会核算矩阵(SAM)收入分配乘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中国2000年细分SAM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经济系统中产业部门、居民部门相对收入的变化,以及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引起相对收入变化的构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从相对收入角度来说,大部分产业之间是非相互促进的;产业对居民相对收入的提高与居民的初始收入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政府部门的投入会提高城镇居民的相对收入,但却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  相似文献   
10.
自动生产线的同步维修模型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生产线故障停机时间长、停机费用高,其原因在于:设备种类多且相关联,存在各设备协同维修的难题。首先,寻求生产线故障时间和检查时间之间的平衡点,建立检查周期与总停机时间之间关系的目标函数。其次,借鉴同步维修的"对故障隐患集中式批处理,减少分散维修的停机时间"思想,以及时间延迟维修理论,建立生产线的同步维修模型,该模型利用生产线每天停机次数、每次停机时间及检查时发现的缺陷数,计算出合理的生产线检查周期,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维修计划,实现"提高维修批量,减少生产线停机时间"的目标。最后,实例研究。收集某生产线近十年的故障记录数据,在分析生产流程、设备布局、各设备停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指导生产线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