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为考察幼儿冒险游戏水平与抗挫折能力的关系,及考察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随机选取浙江省杭州市14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任务测评法评定幼儿的冒险游戏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通过教师问卷评定报告幼儿的抗挫折能力。结果表明:幼儿冒险游戏水平、自我效能感、抗挫折能力发展良好;冒险游戏水平直接正向预测抗挫折能力,并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双一流”建设对博士生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单一导师制作为目前中国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其弊端逐渐显现,导师指导频率不足、指导具有封闭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目前的培养模式忽视博士生亦是自我培养的负责人这一重要前提。基于此,文章提出将赋权增能作为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这能够有效规避单一导师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在逻辑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边界拓展”作为模式变革的路径选择:将博士生与导师均视作培养主体;考虑培养目标的社会历史性,但不排斥预设基本目标;培养途径即博士生与导师团队在持续互动中开展拓展性学习,共同跨越知识、能力等多重边界。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倡导综合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的统一,是对解释学思维方法的创新。视域融合理论视野下应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明确历史根基,彰显当代价值,追求人类高度。审视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时间间距造成的随意性,有限视域影响了深度,视域排斥加大了难度等发展问题。应通过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承与创新的融合等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4.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的战斗堡垒。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共青团基层组织以政治建设为立足点,坚持党的领导为立身之本;以思想武装为切入点,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相适洽;以制度健全为支撑点,开放创新与严谨规范相结合;以队伍管理为着力点,内聚优化和延伸覆盖相协同。新时代深入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抢占思想阵地,构建网格化全链路传播矩阵;完善数字化、差异化和开放性的基层制度体系;激发团基层队伍活力,搭建服务青年的干事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5.
秉持“让冲突自然发生,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幼儿”的教育理念,本研究以60名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探究“握手桥”游戏中同伴冲突行为的特征及同伴冲突情境下“握手桥”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握手桥”游戏对同伴冲突问题的解决和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提升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2020年对浙江省90个县(市、区)27 002名中小学教师的相关调查结果,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探究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教师职业倦怠负向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其中情绪耗竭对满意度影响最大;(2)教师幸福感对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值最大,即教师幸福感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3)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但与教师幸福感产生链式中介作用,可通过提升幸福感来提高工作满意度。基于此,建议学校致力于促进个体内驱力,即从“工作要求”与“资源供给”方面着手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激励因素为导向提升教师幸福感、通过成功体验等方式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学前教育和爱国教育愈发重视,但有关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梳理恽代英的教育思想,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众多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他主张实行“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的学前学校教育,提出儿童每天不宜学习过久,要将儿童的工作变为游戏;他把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从德育、智育、体育和游戏四方面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详尽论述;他将儿童公育视为是对人类的彻底解放,将儿童公育作为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对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具有以下启示:教育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给予儿童游戏的权利;注重儿童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完善国家学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方案,特别强调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真实情境教学源于真实情境课程,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即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并以此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关联。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伪情境或虚假实施的情境教学,具有真实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情境教学,具有统整学习过程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壁垒分明的分科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真实情境教学有别于静听式教学,具有活动性特点。教师在开展真实情境教学时要掌握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等。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回归生活世界,选取真实情境素材进行整合和加工,创设出真实情境;其次,教师要根据情境素材类型分类开展教学,形成学习成果和教学案例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实现真实情境教学;最后,教师要从生活有效性、主体有效性、学科有效性三个方面,建构三位一体的真实情境教学评价体系,对真实情境教学进行反思性实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真实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习范式由“学什么”向“怎样学”转换,从而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